蘇軾*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攲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賞析
  這是一首憑想像寫就的夏日乘涼詞。它描繪了蜀主與花蕊夫人月下納涼的情景。上片記人物、環境之清涼。這位「冷美人」肌骨像冰玉般瑩潔、溫潤,自然清涼不流汗。「水殿」是建在池水上的明殿,晚風吹來,絲絲暗香瀰漫。繡簾撩開一角,月光一點照進來,如置身殿瑤台的清虛之境,無一毫塵俗氣。下片寫蜀主和花蕊夫人到屋外乘涼。牽著白淨的玉手,起來漫步在寂靜的庭院,時而可見稀疏的流星渡過銀河岸。不知過了多久,一個人低聲問了一句:「不知是夜裡什麼時候了?」這時夜已到三更,月光淡了,玉繩星隨著低轉。屈指掐算,秋天何時來到,不知不覺,時光一年年就這麼暗暗地溜走了。全詞為花蕊夫人攝一寫真,摹景傳情,借幽美之月夜境象烘托美人之神韻,抒情蘊理,昇華為人生哲理之感慨,既曠逸又深婉。

蘇軾【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詞向以豪放著稱,但也有婉約之作,這首《水龍吟》即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複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覆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尋味。它既詠物象,又寫人言情,準確地把握住了楊花那「似花非花」的獨特「風流標格」:說它「非花」,它卻名為「楊花」,與百花同開同落,共同裝點春光,送走春色;說它「似花」,它色淡無香,形態細小,隱身枝頭,從不為人注目愛憐。

  次句承以「也無人惜從教墜」。一個「墜」字,賦楊花之飄落;一個「惜」字,有濃郁的感情色彩。「無人惜」,是說天下惜花者雖多,惜楊花者卻少。此處用反襯法暗蘊縷縷憐惜楊花的情意,並為下片雨後覓蹤伏筆。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三句承上「墜」字寫楊花離枝墜地、飄落無歸情狀。不說「離枝」,而言「拋家」,貌似「無情」,猶如韓愈所謂「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實則「有思」,一似杜甫所稱「落絮遊絲亦有情(《白絲行》)。詠物至此,已見擬人端倪,亦為下文花人合一張本。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三句由楊花寫到柳樹,又以柳樹喻指思婦、離人,可謂詠物而不滯於物,匠心獨具,想像奇特。

  以下「夢隨」數句化用唐人金昌緒《春怨》詩意:「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借楊花之飄舞以寫思婦由懷人不至引發的惱人春夢,詠物生動真切,言情纏綿哀怨,可謂緣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輕靈飛動。

  下闋開頭「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作者在這裏以落紅陪襯楊花,曲筆傳情地抒發了對於楊花的憐惜。

  繼之由「曉來雨過」而問詢楊花遺蹤,進一步烘托出離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蘇軾自注為「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是一種想像奇妙而兼以極度誇張的手法。這裏,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至此,楊花的最終歸宿,和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詠物抒情的題旨推向高潮。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句,總收上文,既乾淨利索,又餘味無窮。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妙趣橫生。這一情景交融的神來之筆,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餘音嫋嫋的回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賞析

  此首詠楊花,遺貌取神,壓倒古今。起處,「似花還似非花」兩句,詠楊花確切,不得移詠他花。人皆惜花,誰復惜揚花者?全篇皆從一「惜」字生發。「拋家」三句,承「墜」字,寫楊花之態,惜其飄落無歸也。「縈損」三句,摹寫楊花之神,惜其忽飛忽墜也。「夢隨風」三句。攝出楊花之魂,惜其忽往忽還也。以上寫楊花飛舞之正面己畢。下片,更申言楊花之歸宿,「惜」意愈深。「不恨」兩句,從「飛盡」說起,惜春事己了也。「曉來」二句,惜楊花之經雨也。「春色」三句,惜楊花之沾泥落水也。「細看來」兩句,更點出楊花是淚來,將全篇提醒。鄭叔問所謂「畫龍點睛」者是也。又自「曉來」以下,一氣連貫,文筆空靈。先遷甫稱為「化工神品」者,亦非虛舉。

(蘇軾)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上片寫美人,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鬱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閑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只意在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在象徵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譖,失寵)作團扇歌後,在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顏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徵。上文已一再渲染「悄無人」的寂靜氛圍,這裡又寫「手弄生綃白團扇」,著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內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寥,接以「扇手一時似玉」,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

以上寫美人心態,主要是用環境烘托、用象徵、暗示方式,隱約迷離。以下寫美人初因孤寂無聊而入夢,繼而好夢因風搖竹聲而被驚斷。「漸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處境之幽清和內心的寂寞。以下數句是說:美人入夢後,朦朧中彷彿有人掀開珠簾,敲打門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陣興奮和一種期待。可是從夢中驚醒,卻只聽到那風吹翠竹的蕭蕭聲,等待她的仍舊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詩云:「開門復動竹,疑是玉人來。」(《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東坡化用了這種幽清的意境,著重寫由夢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悵惘;「枉教人」、「卻又是」,將美人這種感情上的波折突現出來了。從上片整個構思來看,主要寫美人孤眠。寫「華屋」,寫「晚涼」,寫「弄扇」,都是映襯和暗示美人的空虛寂寞和歎惋悵恨之情。

下片用穠艷獨芳的榴花為美人寫照。「石榴半吐紅巾蹙」,化用白居易詩「山榴花似結紅巾」(《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句意形象地寫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徵,又帶有西子含顰的風韻,耐人尋味。「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這是美人觀花引起的感觸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開放的季節,又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它不與桃李爭艷、獨立於群芳之外的品格。「穠艷一枝細看取」,刻畫出花色的明麗動人。

「芳心千重似束」,不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徵,並再次托喻美人那顆堅貞不渝的芳心,寫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難展的情態。「又恐被秋風驚綠」,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遲暮之感。「若待得君來向此」至結尾,寫懷抱遲暮之感的美人與榴花兩相憐惜,共花落簌簌而淚落簌簌。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讀來婉曲纏綿,尋味不盡。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托著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蘇軾*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註解】:
1.漏斷:計時器漏壺中的水已經滴盡,表示夜深。
2.幽人:幽居之人,指作者自己。
3.「揀盡」句:含有良禽擇木折意思,表達作者不肯隨波逐流的孤傲品格。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元豐(1082)冬,蘇軾被貶黃州。上片重寫幽人,在昏暗的月光下,因苦悶不能入睡而起身徘徊。下片寫孤鴻,引出內心隱惻,深藏的苦衷無人能解。以精煉的筆墨,生動地描繪了孤鴻的形象,它幽獨冷落,而高潔自賞,不被理解,卻決不隨俗浮沉。這也正是詞人當時的反映。「揀盡寒枝不肯棲」為全篇主旨。全詞以人、人鴻互喻,亦人亦鴻,渾化無跡,境界極為高妙。黃庭堅極推崇此詞曰:「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在一個晚春的日子裡,作者外出途中有一段偶然的遭遇,看到了牆裡的鞦韆,聽見了姑娘的笑聲。這好像一顆石子投入湖水,在作者的思想深處激起了一輪波瀾。他頗有所感,便寫了這首詞。

  詞的上片是寫景。「花褪殘紅青杏小」,這頭一句就很有特色。宋初詞人宋祁有一句很著名的詞:「紅杏枝頭春意鬧」,寫的是淡紅色的杏花盛開在校頭,呈現出濃郁的春意。相比之下,蘇軾筆下的杏樹枝頭,已經是春意將盡了。那紅色的花瓣(殘紅)已經從枝頭脫落(褪)乾淨,那將要在夏初長大、黃熟的杏子,現在又青又小。作者沒有局限於以花開花落表示春色變化的通常手法,而是抓住杏子初結實的特點,別出心裁地點出了春深的時令。接下去兩句,作者把目光轉向了廣闊的畫面:那春天漸漸離去,從南方飛回的燕子又出現在低空,盤旋飛掠了。圍繞房舍的小河,也呈現出春天特有的碧綠。燕子、綠水、人家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充滿了詩情畫意。從「枝上柳綿吹又少」一句,可以看到,作者也沒有忽略「柳綿」(柳絮)這個春深的又一個標誌。稱它「柳綿」,使字面顯得新鮮,也為了適應聲調的要求。作者避開了飛絮滿天的一般寫法,從枝頭著筆,說柳枝上的柳絮已經被風吹入空中,所剩無幾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是說在春天滋生的青草,也帶來了春深的信息,直到天邊(天涯)沒有一處不長滿了青草。這裡稱它作「芳草」,增加了美感。這裡暗用屈原《離騷》中「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的句意。既然直到天邊,沒有一處沒有芳草,那又何必懷念家鄉呢?這裡帶有作者自己寬解的意味,從這裡正透露出作者在長期飄泊的生活中,不免有思鄉之感。如果從「花褪殘紅」中已經透露了作者珍惜春光的心情,那麼到了「柳綿吹又少」,特別是從那個「又」字上,我們進一步聽到了作者惜春的心聲。直到「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感歎,就把他惋惜春光將逝的感情和長期飄泊的感歎更強烈地表現出來了。作者就這樣在上片用四組富有特徵的景物,描繪出晚春的自然風光,又賦予了濃重的感情色彩。

  下片從到處都有芳草引起,即到處都有美好的事物來替自己寬慰。但這些美好的事物正像景色的惱人那樣,也不免令人懊惱。「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道」就是道路。在道旁的院牆裡,有人在蕩鞦韆。當行人(作者)經過這裡,正聽到牆裡傳出陣陣笑聲。他聽得出,這笑聲顯然發自蕩鞦韆的女子,而她又該是個「佳人」(漂亮的姑娘)。在古代,青少年女子有在春天蕩鞦韆的風俗,鞦韆架就搭在院子或花園裡。這位行人所碰到的就是這種美好的情景。他深深地為這笑聲所吸引,想借這種美好的情景來排遣心頭的鬱抑。然而,使他掃興:「笑漸不聞聲漸悄。」「悄[qi?o]」,寂靜無聲的意思。這時,不僅笑聲逐漸聽不見(不聞)了,就是牆裡佳人發出的蕩鞦韆等等聲響也消失了。想來,她已經玩罷鞦韆回房間裡去了吧。而這時的行人呢,卻感到「多情卻被無情惱」。「惱」是使人懊惱的意思。行人,也就是作者,本來想借美好的事物來排遣鬱抑的,這種對牆裡佳人的多情,卻由於牆裡佳人根本看不到牆外行人,因而對牆外行人顯得毫無感情,使牆外行人想排遣鬱抑的願望落空,更陷入一種莫名的悵惘之中,這豈不是「多情卻被無情惱」了嗎!

  這首詞從晚春的景色描繪中,從「牆裡」「牆外」「多情」」無情」這種風趣的敘述中,我們可以從藝術上得到借鑒。

蘇軾《少年游》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笎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因賑濟災民而遠在潤州時(今江蘇鎮江)。為寄托自己對妻子王潤之的思念之情,他寫下了這首詞。此詞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轉地表現了夫妻雙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寫夫妻別離時間之久,訴說親人不當別而別、當歸而未歸。前三句分別點明離別的時間——「去年相送」;離別的地點——「餘杭門外」;分別時的氣候——「飛雪似楊花」。把分別的時間與地點說得如此之分明,說明夫妻間無時無刻不在惦念。大雪紛飛本不是出門的日子,可是公務在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發,這種淒涼氣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後三句與前三句對舉,同樣點明時間——「今年春盡」,氣候——「楊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別的丈夫「猶不見還家」。原以為此次行役的時間不長,當春即可還家,可如今春天已盡,楊花飄絮,卻不見人歸來,怎能不叫人牽腸掛肚呢?這一段引入了《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楊花」、「楊花似雪」兩句,比擬既工,語亦精巧,可謂推陳出新的絕妙好辭。

  下片轉寫夜晚,著意刻畫妻子對月思己的孤寂、惆悵。「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說的是在寂寞中,本想倣傚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捲起簾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結尾三句是說,妻子在人間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在月宮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樣。姮娥憐愛雙棲燕子,把她的光輝與柔情斜斜地灑向那畫樑上的燕巢,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羨慕雙燕,而更思念遠方的親人。

  詞中將「姮娥」與作者之妻類比,以虛襯實,以虛證實,襯托妻子的孤寂無伴;又以對比襯托法,通過描寫雙燕相伴的畫面,反襯出天上孤寂無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無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淒冷。這一高超的藝術手法,與上片飛雪與楊花互喻的手法一道,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魂。

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解釋:
1. 吟嘯:呼嘯歌唱。
2. 芒鞋:草鞋。
3. 簑:以前農人穿的雨衣。
4. 平生:平時。
5. 料峭:風寒的樣子。
6. 蕭瑟: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白話宋詞:
不要管那穿過濃密樹林敲打樹葉的雨聲,何不一面唱歌,一面慢慢的散步呢!
一根竹杖、一雙草鞋,比騎著馬而還要輕快。大雨又有什麼好怕的?穿起了簑衣,在湮雨茫茫裡,照樣可以像平常一樣的來去自如。
寒冷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有些微的寒意。這時遠方山頭上的落日已代替了湮雨,出來迎接我了。
回想過去那又是風、又是雨的地方;現在風沒有了,雨沒有了,甚至連晴天也沒有了,而我也要回家了。

  賞析: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邱德 的頭像
    邱德

    邱德老師 國文教學團隊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