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 〈蘭亭集序〉
  • 課文深究

  〈蘭亭集序〉全文分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蘭亭宴集情景,乃是實寫。這部分以一「樂」字為基調。

第一段

起筆先敘宴集之時令、地方及事由,筆調從容沉穩。接著寫與會人士。「群賢」二字非浮泛之奉承,是表明諸人與己意氣相投,否則雖有良辰美景亦不足為樂。下面再敘蘭亭地理環境及景物,主體是山水。其山如何?「崇」與「峻」只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賦予山嶺盎然生氣。其水如何?「清」與「激」亦為本色形容,而「映帶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彩飛動。

第二段

再下描述當日天氣。「是日也」三句具承上啟下之功用。就承上而言,山水姿容如此清麗,人們心情如此欣快,均與晴和之天氣相關。就啟下而言,由「天」、「氣」而及於下文之「宇宙」,顯得緊密而自然。最後寫宴集之感受。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是極視覺之娛;竹木蕭蕭,流水潺潺,是盡聽覺之樂。

  這一部分層次清晰,外在的特色則是簡練。內在的特色,還在於其格調之淡雅。三月江南,想那山間水渚,該有多少鮮花吐豔,真是「奼紫嫣紅開遍」!但在此處,得寓作者之目者,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即使繪竹,亦只言其修而棄其綠;寫水,亦只言其清而棄其碧。一切過於濃厚之色不用,這是色調的淡雅。蘭亭宴集,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臻,但作者之喜悅不過分,這是心境的淡雅。晉人對王羲之其人的情性,有「清鑑貴要」之評(世說新語‧賞譽)。文字格調之淡雅,正是作者情性的體現。

  後半部分抒發宴集之後的感觸,是為虛寫。這部分則以一個「悲」字為基調。

第三段

上文方言樂,此處忽言悲,表面看來突兀,實際卻不難理解。蘭亭聚飲,自是樂事,然有聚必有散,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聚會難而短,分散易而長。這種歡聚難常的感觸已經使人情緒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懸隔,更令人悲從中來。

  這部分文字的特色,在於作者將其悲傷之思的產生,寫得迴環曲折,感動人心,首先從蘭亭聚會聯想到現今人們彼此相處,時間非常短促。而相處的方式亦不相同:好靜者常在內室清談,好動者喜在山林遨遊。雖然人們情趣不同,相聚方式各異,但都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遇到喜歡的事物就心滿意足,不知老之將至,等到對所遇事物產生厭倦,感情隨事物之變化而變化時,無盡的感慨就產生了。先前喜歡的事物,轉瞬變為陳舊的過去,這已經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分,更何況隨著世界的變化,任何人都難免一死呢!

第四段

接著,作者眼光上移至古昔。他從古人留下的文章看到:古人亦為人生變化而興嘆生悲,這和當今人的情況完全契合無異。既然古今一例為人生無常而興嘆生悲,可見莊周所謂的死生一樣、壽夭等同的說法,乃是虛妄難信之辭。下面,作者又將眼光移至未來。他推想將來之人其情感變化必和古今之人相同;將來之人,亦將面臨今人之文而感傷,如此無情的變遷再次引起作者的悲嘆。至此,其筆勢一收,順勢點明其記錄諸人名爵、詩作,以及作序之旨:既然人生變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就應記錄下來,以免湮沒不彰,同時也使將來之人,能夠了解我心中的感觸。這部分文字從蘭亭宴集發端興感,從今人及於古人,再及於後人,最後回到蘭亭宴集而收筆,舒卷自如,辭氣暢達。在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從而與上文的樂生之旨契合無間了。

  兩晉時期,駢儷藻飾之風已經盛行。〈蘭亭集序〉在修辭上不尚藻飾,不堆砌故實;在句法上駢散兼行而以散句為主,這種素樸自然的形式與其內容構成了和諧的統一確實是一篇「不類常流」的佳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