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書信類

一、徐淑:答夫秦嘉書

篇旨:淑因病不能同往,兩地相思,時時互贈詩、書以通情意

室邇人遐,我勞如何:詩經鄭風東門之墠(墠,音ㄕㄢˋ,平整的場地):「東門之墠,茹藘在阪(茹藘,又名蒨草,它的汁液可以染成絳色。阪,坡地)。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二、上樞密韓太尉書:蘇徹

篇旨:為其自薦書信,其中提出「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的文學養氣說

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
而不自知也。
譯文:
這兩個人,難道光靠拿筆學作這樣的文章,就能到達這一地步嗎?他們的氣質充滿在心中,而流露在外表,反映在言語之中,表現在文字之間,而自己並沒有察覺到。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
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譯文:
太尉才能謀略天下第一,是天下人所依恃而不必憂慮,也是四方蠻夷所害怕而不敢侵犯的。在朝,就像周公、召公一樣輔佐人君;守邊,就像方叔、召虎一樣的威鎮蠻夷,可是蘇轍我至今還沒有見過您。

玖、敘跋類:
一、桃花源記:陶淵明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二、蘭亭集序:王羲之

篇旨:藉蘭亭聚會,先暢敘賞心樂事之情,又駁斥老莊其一死生要受的觀點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語譯:
雖無音樂助慶,只是喝酒吟詩,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天氣晴朗,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偉大,俯察品類(指昆蟲鳥植物)之茂盛。所以四面觀看,放開懷抱,足以極視聽之娛,相信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語譯:
夫人與人之相處,舉目便是一生,有的把自己的懷抱,在這裡傾訴,有的把事情寄托,把自已都忘記了。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語譯:
當他們歡喜見到所接觸的事物,暫時得意滿足的時候,簡直忘記了有衰老的將來。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語譯:
把死和生看成虛妄,長壽與早夭同等看待,也是無稽之談

三、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

篇旨:文章開篇先將天地的永恆與生命的短暫兩相對照,反襯出即時行樂的主題,隨而炫染出歡快與愉悅的氣氛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語譯:
天地好像是萬物的旅館,光陰如同百代的過客。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語譯:
何況溫暖的春天,用迷濛煙霧般美好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把錦繡般美麗的風光供給我們。

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語譯:
我們聚會在桃李爭妍的花園哩,父子兄弟同歡同飲,享受著天倫樂趣。諸弟都有謝惠運般傑出的才華,而我賦的詩卻自愧不如謝康樂。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語譯:
幽閒地賞玩景色還沒有停止,高談闊論已轉入了清雅。大家同坐在花叢間,擺設著珍美的筵席,不停地傳杯弄盞,一起醉臥在月色下。此情此景若沒有好詩,哪能表達自己高雅的情懷呢?假如有人作詩不成,就根據金谷園的前例罰酒三杯。

四、台灣通史序:連橫

篇旨:旨在說明修撰台灣通史之緣由,用以激發民心士氣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音:離)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興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

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音:勿),語多可採。

拾、奏議類
一、諫逐客書:李斯

篇旨:力諫秦王行逐客令之不當,終於說服秦王廢除逐客令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語譯:
臣聽說土地廣大的話、米糧自然眾多,國家闊大的話、百姓自然眾多,軍隊強盛的話、那士兵自然就會勇敢。所以泰山是不排斥任何土壤的,所以才能夠成就它的高大;河海是不挑揀任何細流的,所以才能夠成就它的深廣;君王是不排斥任何百姓的,所以才能夠顯揚他的德行。

今乃棄黔首2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繼盜糧者也。
語譯:
現在(我們秦國)卻要拋棄百姓而去幫助敵國,斥逐賓客去成就別國諸侯的事業,使得天下的賢人都退避而不敢往西了,退縮裹足而不敢進入秦國來,這正是所謂的借兵器給寇敵、送糧食給盜賊哪!

二、出師表:諸葛亮

篇旨:表白自己一生節忠於蜀漢的心意,勸諫後主親賢臣、遠小人,充分表現其身為先帝託孤老臣的一片忠誠。
三大抒情文:
讀諸葛亮出師表而不落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李宓陳情表而不落淚者:其人必不孝
讀韓愈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淚者:其人必不慈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語譯:
皇宮和丞相府,都是屬於同一系統的行政機關,賞善罰惡不應該有不同的作法。如果有做壞事而觸犯法令的,或是盡職為善的,就該交付主管官員去判定刑罰或獎賞,以表明理下公平開明的政治作風;不應該存有偏見私心而使得宮內府外用法的標準不一致。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語譯:
我本來只是一個平民,在南陽耕種為生,祇想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向諸侯求取名位。先帝不因為我低下粗野,竟委屈地貶低自己的身份,接連三次到茅舍來訪問我,並以當代的大事和我商量,因此我非常感激,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語譯:
希望陛下把討伐逆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臣,如果不能成功,就請嚴辦臣的罪過以祭告先帝的英靈。要是沒有增進德行的嘉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用來表明他們的怠忽之罪。陸下也應自我省察,藉此來詢求治國的良策,察納正直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的遺訓,能這樣臣就受恩感激不盡了。現在就要遠離陛下出征去了,在寫這篇表文時,不禁涕淚交流,也不知道表上所說的是些什麼話,實在感傷至極。

拾壹、驛事類
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篇旨:旨在記敘左光斗之行義

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語譯:
廂房內,有一個學生伏在桌上睡覺,文章才剛打好草稿而已。左公看完這篇文章後,立刻就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製皮衣覆蓋這名學生,並為他把門關好。問問廟裡的和尚,才知道他叫做史可法。

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
語譯:
國家大事都已經敗壞到這般無法收拾的地步了,老夫我已經完蛋了,而你再不顧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救國救民的大義,天下大事還能靠誰來支撐呢!你不趕快走的話,那就不必等到奸人設計陷害,我現在就把你活活打死!

拾貳、記事類
一、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篇旨:燭之武應鄭文公之請,前往遊說秦穆公,燭之武憑三吋不爛之舌說服了秦軍,不費一兵一卒,為鄭國解了危,免了一場戰禍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語譯:
如果鄭國滅亡對你有利,那就麻煩你來吧。越過晉國而佔領遠方的鄭國,你知道那是困難的,何必消滅鄭國而利於你的鄰國晉國呢?鄰國勢力增長,等於你的國力消退。假若放棄滅鄭而把它作為東路上的主人,你的使者往來的時候,供應他們缺乏的東西,對你亦沒有什麼壞處。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語譯:
而且晉國那會滿足?它已經向東掠奪鄭國土地,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奪秦,從那兒取得土地呢?損秦而利晉,請你自己考慮吧。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語譯:
憑藉人家的力量而反過來損害人家,是不仁的;失去自己的盟友,這太不智;以交戰代替兩軍一致行動,違背了軍事的原則。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退回國。

二、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篇旨:記敘馮諼寄食孟嘗君門下,為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替孟嘗君巧營三窟。其深謀遠慮,足以表現戰國策士傑出智略

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 (懦)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語譯:
我田文為了一些瑣事勞累不堪,心煩意亂,生性又懦弱愚昧,忙於國家大事,因此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介意,竟仍願意替我到薛地收債嗎?

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 (君家缺乏的是仁義這項東西)耳。竊以為君市義。
語譯:
是您說的,您說看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所以臣私下想,您的宮中積滿珍寶奇物,宮外的馬房養滿犬馬寵物,後宮藏有各國佳麗,您家裏缺少的只是義罷了!因此我為您買義回來。」

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沈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語譯:
都是寡人不好,遭受祖宗降下的災禍,聽信小人的讒言,得罪了您,寡人實在不值得您幫助啊!但希望您顧念先王的宗廟,我們都是齊國田姓宗親,暫且請您回朝來統理萬民吧!」

三、鴻門宴:司馬遷

篇旨:鴻門宴》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為了爭奪天下而首次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許多富有戲劇性的難忘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因此,《鴻門宴》具有很重要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拾參、小說類
世說新語:劉義慶

篇旨:書中所記多為東漢至魏晉間名士的言行談辯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語譯: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正一同坐在蓆上讀書,忽然有坐著轎子的官員從門前經過,管寧照常讀書,華歆卻忍不住的放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管寧見華歆這樣的不專心,又羨慕做官的人,再加上發現他見到了金子動心的事,就堅決的割斷了並坐的蓆子,把座位分開,面色嚴肅的對華歆說﹕「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語譯:
忽然想到住在剡的戴安道,就坐著小船去找他,過了一夜才到,到了門口他就回家了。大家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已經興盡而歸,何必一定要見他呢?」

拾肆、台彎文學
一、東番記:陳第

篇旨:記錄了當時台灣平埔族人的風俗習性,成為最早紀錄臺灣原住民的文獻。

娶則視女子可室者,遣人遺瑪瑙珠雙,女子不受則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之。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女聞,納宿,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自是宵來晨去必以星,累歲月不改。迨產子女,婦始往婿家迎婿,如親迎,婿始見女父母。

當其耕時,不言不殺(不殺生),男婦雜作山野,默默如也。道路以目,少者背立,長者過,不問答,即華人侮之,不怒。禾熟復初,謂不如是,則天不祐、神不福,將凶歉,不獲有年也。

二、紀水沙連:藍鼎元

嶼無田,岸多蔓草。番取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種禾稻,謂之浮田。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

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仇池公安足道哉!武陵人?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邱德 的頭像
    邱德

    邱德老師 國文教學團隊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