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之所以美味,只因裡面有人生的甘甜點滴。」
米粉、熱湯加上油蔥,簡單的組合,卻讓人懷念不已。
_邱德語錄_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吃飯了呢?
再忙,都要好好用餐.
再忙,都要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邱德老師祝大家午后愉快!
http://csf8899.pixnet.net/blog/post/51911182
「食物之所以美味,只因裡面有人生的甘甜點滴。」
米粉、熱湯加上油蔥,簡單的組合,卻讓人懷念不已。
_邱德語錄_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吃飯了呢?
再忙,都要好好用餐.
再忙,都要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邱德老師祝大家午后愉快!
http://csf8899.pixnet.net/blog/post/51911182
「專注度是決定專業非常重要的元素。
當你的專注度愈高,感官打開愈多,專業也就愈進步」!
邱德老師祝您假日愉快!
http://csf8899.pixnet.net/blog/post/56581094
態度決定高度
http://csf8899.pixnet.net/blog/post/47745436
以『狂』為字根衍生的字
※狂:找到 121 則
(形)1.誇大的、傲慢自大。如:「狂妄」、「口出狂言」。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胡、沈之君幼而狂,陳大夫齧壯而頑。」
三國˙蜀˙諸葛亮˙罷來敏教:「敏年老狂悖,生此怨言。」
2.放縱、放蕩。如:「狂放不羈」。
漢書˙卷四十三˙酈食其傳:「然吏縣中賢豪不敢役,皆謂之狂生。」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3.強烈、猛烈。如:「力挽狂瀾」、「狂風驟雨」。
宋˙賀鑄˙宿芥塘佛祠詩:「青青穬麥欲抽芒,浩蕩東風晚更狂。」
(名)4.瘋癲。如:「發狂」、「喪心病狂」。
書經˙微子:「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孔安國˙傳:「發疾生狂。」
以『粲』為字根衍生的字
──粲、燦、璨、澯與薒
※粲:ㄘㄢˋ(名)
1.精米。說文解字˙粲字˙段玉裁˙注:「稻米九斗而舂為八斗,……則曰粲。……稻米至於粲,皆精之至矣。」
2.笑。清˙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官金二十字之別解:「今之弄筆,意在一粲。」
(形)3.鮮明華美的樣子。詩經˙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文選˙曹植˙贈徐幹詩:「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4.明白、清楚。漢書˙卷八˙宣帝紀:「骨肉之親粲而不殊。」顏師古˙注:「粲,明也。殊,絕也。」
與「粲」有關的詞語
○一粲:ㄧ ㄘㄢˋ一笑。如:「博君一粲」。
○王粲:ㄨㄤˊ ㄘㄢˋ人名。(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白粲:ㄅㄞˊ ㄘㄢˋ1.漢代一種刑罰。令犯法的婦女擇挑白米,以供祭祀之用。漢書˙卷二˙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2.粳米的別名。唐˙杜甫˙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詩:「秋菰成黑米,精鑿傅白粲。」
以「夫」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夫:
(一)ㄈㄨ(名詞)
1.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如:「征夫」、「懦夫」。
說文解字:「夫,丈夫也。」徐灝.箋:「男子已冠之偁也。」
2.泛指一般人。如:「千夫所指」、「萬夫莫敵」、「匹夫」。
3.夫婿。如:「姊夫」、「前夫」、「亡夫」。
4.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漁夫」、「農夫」、「車夫」、「挑夫」、「樵夫」。
(二)ㄈㄨˊ
(助詞)5.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
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6.文言文中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
【以『非』為字根衍生的字】
※非:ㄈㄟ找到 278 則
(形容詞)1.不對的、不善的。如:「非分之想」。書經˙康誥:「封敬哉,無作怨,勿用非謀非。」莊子˙盜跖:「鮑焦飾行非也,抱木而死。」
2.不同的。左傳˙僖公十年:「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
(動詞)3.以為不好、不對。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
4.反對、詆毀。如:「以古非今」。荀子˙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孝經˙五刑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5.不是。莊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副詞)6.不。如:「非同小可」、「非去不可」。荀子˙宥坐:「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名詞)7.過失、惡行。如:「為非作歹」、「明辨是非」。莊子˙盜跖:「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約已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8.阿非利加洲的簡稱。如:「亞非地帶」、「中非技術合作」。
※緋:ㄈㄟ(名詞)1.紅色的綢布。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景雲中,詔衣紫者魚袋以金飾之,衣緋者以銀飾之。」
(形容詞)2.紅色的。明˙于謙˙村舍桃花詩:「短牆不解遮春意,露出緋桃半樹花。」
以「卑」為字根衍生的字
※卑:ㄅㄟ
1.低下、低微。如:「卑賤」、「天尊地卑」。文選˙沈約˙恩倖傳論:「人主謂其身卑位薄,以為權不得重。」
2.衰微、沒落。國語˙周語上:「王室其將卑乎?」
3.簡陋。文選˙張衡˙東京賦:「慕唐虞之茅,思夏后之卑室。」
4.品格低劣。孟子˙公孫丑上:「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5.謙恭。如:「謙卑」、「卑躬屈膝」、「卑詞厚禮」。
6.低下的地方。如:「登高必自卑」。
7.使簡陋、低俗。論語˙秦伯:「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孔穎達˙正義:「言禹卑下所居之宮室而盡力以治田間之溝洫。」
8.輕視、藐視。國語˙晉語四:「秦、晉匹也,何以卑我?」
請參看:【與卑有關的詞語】
以『貴』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貴、匱、櫃、潰、簀、蕢、饋、瞶、聵、憒、遺、隤、墤、僓、蹪、穨
※貴:ㄍㄨㄟˋ找到 196 則。
1.價錢高。如:「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
2.地位崇高、優越。如:「貴族」。
3.品質高。如:「高貴」、「華貴」。
4.敬辭。如:「貴姓」、「貴國」、「貴寶地」、「高抬貴手」。
5.注重、重視。如:「學貴有恆」、「人貴自立」。
6.尊顯的人或地位。如:「權貴」。
7.大陸地區貴州省的簡稱。
8.姓。如漢代有貴遷。
以『辡』為字根衍生的字
※辡:ㄅㄧㄢˋ罪犯相互爭辯、辯論。說文解字:「礻,罪人相與訟也。」
※辨:ㄅㄧㄢˋ(動詞)1.別、判別。如:「辨別」、「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唐˙杜甫˙秋雨歎三首之二:「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2.爭論是非曲直。通「辯」。戰國策˙趙策三:「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晉˙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之五:「此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名詞)3.文體名。亦作「辯」。如唐代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辨。
*辨、辯、辮、辦四字形近易混。辨中刀,所以有「分別」義;辯中言,所以有「辯論」義;辮中糸,所以有「髮辮」義;辦中力,所以有「辦事」義;四字各有義界,古書雖見互通,今則分別使用較妥。
※辯:ㄅㄧㄢˋ(動詞)1.爭論是非曲直。如:「辯護」、「辯駁」、「狡辯」、「強辯」。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與之論辯,言和而色怡。」
2.判別、分別。通「辨」。易經˙履卦˙象曰:「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後漢書˙卷四十九˙仲長統傳:「苟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暑。」
以『肖』為字根而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肖:ㄒㄧㄠˋ〔動詞〕1.相似、相像。如:「不肖」、「唯妙唯肖」。
說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2.比擬、仿效。
〔名詞〕3.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消:ㄒㄧㄠ〔動詞〕1.除去。如:「消滅」、「消毒」。
2.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
4.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 5.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溶解。如:「冰消瓦解」。 7.享受。如:「消受」。
8.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 9.禁得住、禁得起。 10.配得、值得。
〔名詞〕11.音訊、訊息。如:「消息」。
以『出』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出:ㄔㄨ。
1.自內至外。與「入」相對。如:足不出戶。 2.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紕漏。
3.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 4.給予、支付。如:出錢、出納、支出。
5.做官、出任其事。如:或出或處。 6.表現、顯露。如: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ㄕㄨㄟˇ ㄌㄨㄛˋ ㄕˊ ㄔㄨ(1).冬季水位下降,使石頭顯露出來。
(2).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真相大白。
7.發洩。如:出怨氣、出悶氣。 8.超越。如:出眾、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ㄔㄨ ㄖㄣˊ ㄊㄡˊ ㄉㄧˋ讓他高出一頭。=出類拔萃、高人一等、頭角崢嶸←→庸庸碌碌。後指超越他人,獨露頭角。
9.遡到。如:出席、出場。 10.策劃。如:出奇謀、出題目。 11.外部、外面。
12.量詞。古代計算表演段落的單位。
13.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趨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績、練出一副好身材。
以『卬』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卬:ㄤˊ(動詞)1.情緒激厲。
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李善˙注:「自卬,激厲也。」
2.抬起。通「昂」。唐˙柳宗元˙蝜蝂傳:「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
3.物價高漲。通「昂」。
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下:「萬物卬貴,過平一錢,則以平賈賣與民。」
(代名詞)
4.表第一人稱,我。
毛亨˙傳:「卬,我也。」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ㄧㄤˇ(動詞)5.仰仗。說文解字:「卬,望也,欲有所庶及也。」
荀子˙議兵:「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
6.仰慕、仰望。通「仰」。
以『甫』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甫:ㄈㄨˇ(名詞)1.男子的美稱。說文解字:「甫,男子之美偁也。」
2.臺甫。ㄊㄞˊ ㄈㄨˇ尊稱他人的名字或別號。=大名。
3.姓。如明代有甫輊。
(副詞)4.始、才。如:「驚魂甫定」。
※輔:ㄈㄨˇ(名詞)
1.車兩旁的夾木。
2.臉頰。
3.畿輔:國都附近的地方。或稱為「畿甸」。
4.姓。如漢代有輔狼。
(動詞)5.扶持、幫助。如:「相輔相成」。
以『厓』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厓:ㄧㄚˊ1.「涯」之異體。
2.「崖」之異體。
※涯:ㄧㄚˊ1.水邊。
2.邊際。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3.極限。
※睚:ㄧㄚˊ(又音ㄧㄞˊ)眼眶,眼睛的周邊。
※崖: ㄧㄞˊ(名詞)1.山邊或高地陡峭的邊沿。
2.邊際。
以『秋』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秋:ㄑㄧㄡ1.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姓。如清代有秋瑾。
5.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6.「鞦」之異體。
※愁:ㄔㄡˊ1.憂傷的心緒。如:「離愁」、「鄉愁」。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2.憂慮、悲傷。如:「不愁吃穿」。
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以『菐』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撲、僕、樸、璞、蹼、襆、墣
※菐:「業」的異體字:ㄧㄝˋ(又音ㄋㄧㄝˋ)
(名詞) 1.古代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版,狀如鋸齒,可以懸掛鐘、鼓、磬等。
2.社會上的各種工作職務。如:「農業」、「商業」、「各行各業」、「敬業樂群」。
3.學習的內容或過程。如:「修業」、「課業」、「畢業」。
4.財產。如:「產業」、「祖業」、「家業」。
5.功績。如:「偉業」、「功業」。
6.佛教用語。梵語karma的意譯。佛教上指有意志的行為,包括身體、言語和心識等三業。如:「善業」、「惡業」、「三業」。
(動詞)7.從事某種工作。如:「業農」、「業儒」、「業商」。
8.繼承。
(形容詞) 9.見「業業」。
以『旦』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但、胆、坦、袒、呾、妲、怛、靼
※旦:ㄉㄢˋ【名詞】
1.天剛亮的時候。如:「枕戈待旦」、「通宵達旦」。
2.白天。
3.(某一)日、天。如:「元旦」、「旦旦」、「一旦」。
4.戲劇中扮演婦女的腳色。如:「老旦」、「花旦」、「小旦」、「武旦」、「刀馬旦」。
※但:ㄉㄢˋ【副詞】
1.僅、只。如:「但願如此」。
2.只要。
3.只有、唯有。
以『耑』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耑:(一)ㄉㄨㄢ
1.事物的起始。通「端」。
2.器物的尖端。
(二)ㄓㄨㄢ
3.特地。同「專」。如:「耑送」、「耑達」。
※端:ㄉㄨㄢ
1.事物的兩頭皆稱為「端」。如:「尖端」、「末端」、「筆端」。
2.事物的起始。如:「開端」、「發端」、「挑起戰端」。
3.項目、方面。如:「鬼計多端」、「變化萬端」、「舉其一端」。
4.心思、思緒。
以『肖』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肖:ㄒㄧㄠˋ[動詞]1.相似、相像。如:「不肖」、「唯妙唯肖」。
說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2.比擬、仿效。
[名詞]3.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消:ㄒ一ㄠ[動詞]1.除去。如:「消滅」、「消毒」。
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巴酒不能消客恨。」
2.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
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
以「賣」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新修訂)
──讀、牘、瀆、櫝、犢、黷、覿、續、贖、竇
※賣:ㄇㄞˋ[動詞]1.售貨物以換錢。如:「賣貨」、「賣花」。
2.背地害人以利己。如:「賣國」、「賣友求榮」。
3.炫耀、顯露。如:「賣弄」、「賣乖」、「倚老賣老」。
[名詞]4.姓。如明代有賣廷傑。
※讀:(一)ㄉㄨˊ[動詞]1.照著文字唸。如:「誦讀」、「朗讀」、「宣讀」。
2.閱讀、看書。如:「閱讀」。
3.研究、專攻。如:「他讀理科,並不是自己的意願。」
(二)ㄉㄡˋ[名詞]4.句中語意未完,讀時須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亦作「逗」。
以『甹』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甹:ㄆㄧㄥ(名詞)輕財重義的俠士。同「俜」。
※俜:ㄆㄧㄥ(名詞)1.俠客。同「甹」。說文解字:「俜,俠也。」
(形容詞)2.見「伶俜」條。
○伶俜:ㄌㄧㄥˊ ㄆㄧㄥ飄零孤單的樣子。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唐˙杜甫˙新安吏詩:「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娉:ㄆㄧㄥ找到 4 則
見「娉婷」、「娉娉褭褭」條。
○娉婷:ㄆㄧㄥ ㄊㄧㄥˊ1.輕巧美好。
以『需』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需:(ㄧ)ㄒㄩ找到 22 則
(動詞)1.等待。
說文解字:「需,也。」段玉裁˙注:「者,待也。」
2.有所欲求。如:「需求」、「需索」、「需要」。
○需求:ㄒㄩㄑㄧㄡˊ心理學上指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
○需索ㄒㄩㄙㄨㄛˇ勒索、求取。如:「需索無度」。
文明小史˙第一回:「他見我們地方官以禮相待,就是有點需索,便也不好十分需索,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需要:ㄒㄩㄧㄠˋ1.必須。=必要、須要←→無需。
如:「出門在外,最需要朋友的幫忙。」
2.心理學上指當個體感受缺乏時所產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包括生理上的需要,如飢、渴,以及心理上的需要,如孤獨、寂寞。
3.經濟學上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市場,依一定價格而獲得滿足的商品量。對商品不僅能購買,而且願意購買。←→供給。
以『劦』為字根衍生的字
※劦:ㄒㄧㄝˊ合力、同力。說文解字:「劦,同力也。」
※協:ㄒㄧㄝˊ找到 70 則
(動詞)1.和合。如:「協同」、「同心協力」。
三國志‧卷十九‧魏書‧陳思王植傳:「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
2.輔助、幫助。如:「協助」、「協理」。
3.服從、悅服。如:「協服」。國語‧齊語:「大國慚媿,小國附協。」
(副詞)4.共同。如:「協議」、「協商」、「協調」。
※拹:(一)ㄌㄚ摧折。集韻.入聲.合韻:「拉,說文:『摧也。』或作拹。」說文解字:「拹,拉也。」
「拉」之異體。
以『咅』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咅:ㄆㄡˇ表示拒絕的聲音。相與語唾而不受。
※倍:ㄅㄟˋ(動)1.違背、反叛。說文解字:「倍,反也。」
2.背向、背著。 3.增加與原數相等的數。
4.(名)量詞。計算照原數再加上一個或幾個全數的單位。如:「十倍」、「六是三的兩倍」、「年所得增加一倍。」
5.(副)更加、益增。如:「勇氣倍增」、「倍受恩寵」。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蓓:ㄅㄟˋ(名)蓓蕾:ㄅㄟˋ ㄌㄟˇ含苞未開的花朵。
唐˙徐夤˙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詩:「蓓蕾抽開素練囊,瓊葩薰出白龍香。」
○蓓藟:ㄅㄟˋ ㄌㄟˇ含苞未開的花朵。亦可指身上的小腫塊。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
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雙手。」
_邱德語錄_
整日圍在你身邊,讓你有些小歡喜的朋友,
很多時候,往往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著你的人,
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
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為你做事,
悄悄伸出援手,才是真正的朋友。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是世界末日後的重生日第一天,
以『無』為字根衍生的字
※無:找到 1393 則
(一)ㄨˊ
(動詞)1.沒有。如:「有頭無尾」、「獨一無二」。
孫子.軍爭:「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上以為廉,忠實無他腸,乃拜綰為河間王太傅。」
(副詞)2.不要。通「毋」。
孟子.告子下:「無曲防,無遏糴。」
南朝梁.劉孝威.公無渡河詩:「請公無渡河,河廣風威厲。」
3.未。
荀子.正名:「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
唐.杜甫.丹青引:「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以『枼』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枼:ㄧㄝˋ1.薄木片。
說文解字:「枼,楄。枼,薄也。」段玉裁.注:「凡木片之薄者謂之枼。」
2.同「葉」。正字通.木部:「枼,鄭樵曰:即葉字。」
※葉:(一)ㄧㄝˋ找到 248 則
(名詞)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如:「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
2.像葉片的東西。如:「肺葉」。
3.世代、時期。如:「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
4.書頁。通「頁」。
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
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以「甘」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甘:ㄍㄢ找到152則。
(形容詞)1.甜美的。如:「味香甘甜」。
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清˙洪昇˙長生殿˙第十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
2.美好。
(名詞)3.美味的食物。
4.姓。如秦代有甘茂。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詞)6.順遂。
(副詞)7.樂意、情願、自願。如:「甘願」、「甘拜下風」、「自甘墮落」。
○甘拜下風:ㄍㄢ ㄅㄞˋ ㄒㄧㄚˋ ㄈㄥ表示心悅誠服。=心悅誠服、五體投地←→不甘示弱、不甘雌服。
以『畐』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畐:ㄈㄨˊ1.(又音)ㄅㄧˋ滿。見說文解字。
2.腸滿。見玉篇.畐部。
3.同「幅」。見集韻.入聲.屋韻。
※逼:ㄅㄧ(又音)ㄅㄧˋ找到 61 則
(動詞)1.威脅、強迫。如:「逼債」、「催逼」、「咄咄逼人」、「逼上梁山」。
2.接近、迫近。如:「逼視」。
清˙袁枚˙祭妹文:「舊事填膺,思之棲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
(形容詞)3.狹窄。
文選˙曹植˙七啟:「於是人稠網密,地逼勢脅。」
(副詞)4.非常。如:「逼真」、「逼肖」。
以『主』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主:ㄓㄨˇ找到617則
(名詞)1.賓客或奴僕的相對詞。如:「賓主」、「主僕」。
2.帝王。如:「君主」。
唐˙杜甫˙入衡州詩:「報主身已老,入朝病見妨。」
3.領導者。如:「教主」、「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ㄧ ㄐㄧㄚ ㄓ ㄓㄨˇ當家作主的人。
4.當事人。如:「苦主」、「失主」。
5.有物權或事權的人。如:「債主」、「地主」、「物歸原主」。
○物歸原主:ㄨˋ ㄍㄨㄟ ㄩㄢˊ ㄓㄨˇ將東西還給原主人。=完璧歸趙、物歸舊主。◎經由警方努力搜尋,失竊的珠寶終於物歸原主。
6.牌位。如:「木主」、「神主」。
7.教徒稱呼其所信仰的神為「主」。
以『湯』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湯:找到 164 則
(一)ㄊㄤ(名詞)1.熱水、沸水。如:「揚湯止沸」、「赴湯蹈火」。
○揚湯止沸:ㄧㄤˊ ㄊㄤ ㄓˇ ㄈㄟˋ=負薪救火。
將鍋中的沸水舀起,再倒回去,以止住沸騰。比喻暫時舒解危急的困境。亦比喻治標而不治本,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赴湯蹈火:ㄈㄨˋ ㄊㄤ ㄉㄠˋ ㄏㄨㄛˇ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出生入死、肝腦塗地、赴湯跳火、赴蹈湯火、赴湯投火、粉身碎骨、蹈赴湯火、奮不顧身、殺身致命。
2.食物烹煮後所得的汁液。如:「雞湯」、「高湯」、「紅燒牛肉的湯拿來拌飯,又香又好吃。」
3.具有多量汁水的菜餚。如:「蛋花湯」、「青菜豆腐湯」。
4.藥材加水煎熬成的汁液。如:「湯劑」、「湯藥」。
5.古代一種置人於沸水中烹死的刑罰。
○斧鉞湯鑊:ㄈㄨˇ ㄩㄝˋ ㄊㄤ ㄏㄨㄛˋ指漢時兩種殘酷的死刑。斧鉞,以大斧砍。湯鑊,把人放在沸水的鼎鑊中烹死。
6.溫泉。如:「溫湯」、「錢湯」。
以『盍』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盍:ㄏㄜˊ(副詞)1.何、為何,表示疑問。
宋˙蘇軾˙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詩:「花開酒美盍言歸?來看南山冷翠微。」
2.何不,表示反問。
論語˙公冶長:「盍各言爾志?」
(名詞)3.姓。如漢代有盍延。
○盍簪:ㄏㄜˊ ㄗㄢ朋友相聚。
語出易經˙豫卦˙九四:「由豫大而有得,勿疑,朋盍簪。」
王弼˙注:「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朋盍簪,指朋友的聚合很快。後省「朋」作盍簪。
唐˙杜甫˙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昌盍:ㄔㄤ ㄏㄜˊ秋風。亦作「閶闔」。
以「或」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或:ㄏㄨㄛˋ找到 23 則
(副詞)1.也許。如:「或許」。
2.表示選擇或列舉。如:「或是」、「或者」、「喜或怒」、「哀或樂」、「去或不去?」
(連詞)3.泛指人或事物。相當於「有人」、「有的」。
(代名詞)4.誰。表示疑問的語氣。
※惑:ㄏㄨㄛˋ找到 52 則
(動詞)1.迷亂、欺騙。如:「蠱惑」、「誘惑」、「妖言惑眾」。
2.奇怪、懷疑。如:「疑惑」。
(名詞)3.疑難。
以「寅」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寅:ㄧㄣˊ(名詞)1.地支的第三位。 2.時辰名。約當於上午三時至五時。
3.同寅的簡稱。 4.姓。如元代有寅午辰。
(副詞)5.恭敬。
○寅月:ㄧㄣˊ ㄩㄝˋ陰曆正月,稱為「寅月」。
○寅時:ㄧㄣˊ ㄕˊ舊式計時法指凌晨三點到五點。
○同寅:ㄊㄨㄥˊ ㄧㄣˊ同僚。共事的官吏。
○寅支卯糧:ㄧㄣˊ ㄓ ㄇㄠˇ ㄌㄧㄤˊ寅年就支用了卯年的食糧。比喻入不敷出,預支以後的用項。亦作「寅吃卯糧」。
○寅吃卯糧:ㄧㄣˊ ㄔ ㄇㄠˇ ㄌㄧㄤˊ寅年就吃掉了卯年的食糧。比喻入不敷出,預支以後的用項。亦作「寅支卯糧」。
※夤:ㄧㄣˊ(動詞)1.攀附求進。見「夤緣」條。
○夤緣:ㄧㄣˊ ㄩㄢˊ1.攀緣上升。
以「祭」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祭:找到 91 則
(一)ㄐㄧˋ(動詞)1.拜鬼神。如:「祭祀」。
2.對死者致敬追思。如:「祭弔」。
唐˙張籍˙沒蕃故人詩:「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3.唸咒以施用法寶,常用於古小說中。
(名詞)4.祭奠的儀式。如:「家祭」、「公祭」。
(二)ㄓㄞˋ5.姓。如漢代有祭遵。
※際:ㄐㄧˋ(名詞)1.邊、畔。如:「水際」、「邊際」、「一望無際」。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前後交接之時。指在其間、在當時。
以『秀』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秀:ㄒㄧㄡˋ找到114則。
(動詞)1.稻麥等穀類吐穗開花。
2.泛指草木開花。
3.生長、成長。
4.表現、表演。為英語show的音譯。如:「秀一下」。
(名詞)5.草木的花。
6.才智傑出的人。如:「後起之秀」。
○後起之秀:ㄏㄡˋ ㄑㄧˇ ㄓ ㄒㄧㄡˋ稱譽後輩中的優秀人物。=後來之秀。
7.演出、表演。如:「做秀」、「一場秀」。
8.姓。如春秋時宋有秀老。
(形容詞)9.草木繁茂。
以『參』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參:(一)ㄘㄢ (二)ㄕㄣ (三)ㄘㄣ (四)ㄙㄢ。找到125則。
(一)ㄘㄢ(動詞)
1.摻雜。
2.加入。如:「參戰」、「參政」。
3.進謁。如:「參拜」、「參見」。
4.彈劾。
5.研究。如:「參禪」、「參透」。
(副詞)6.驗證。
(二)ㄕㄣ(名詞)7.人參、沙參等藥材的總稱。一般多指人參。
8.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位於西方白虎七宿的末端。
以『高』為字根衍生的字 (修訂版) (國中適用精簡版)
※高:ㄍㄠ找到 806 則。
(形容詞)1.上下距離遠的。與「低」相對。如:「山高水深」、「高樓大廈」。
○高樓大廈:ㄍㄠㄌㄡˊ ㄉㄚˋ ㄒㄧㄚˋ 高大堂皇的建築物。=高堂大廈。
2.超越一般水準的、等級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級」、「高手」。
3.優良。如:「高材生」。
4.價格貴的。如:「高價」。
5.年紀老的。如:「高齡」。
6.聲音尖銳激昂的。如:「高歌」。
(名詞)7.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身高」。
8.高的地方。如:「居高臨下」、「登高望遠」。
以『禹』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禹:ㄩˇ找到18則。
(名詞)1.傳說中的一種蟲。
說文解字:「禹,蟲也。」
2.人名。夏代開國之君。相傳因治水有功,得舜讓位,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3.姓。如金代有禹顯。
※瑀:ㄩˇ(名詞)
1.質地似玉的美石。
2.玉佩。
○阮瑀:ㄖㄨㄢˇ ㄩˇ人名。(西元?~ 212)字元瑜,三國魏陳留人(今河南省陳留縣)。善於章表書記,與陳琳齊名,軍國書檄,多出自二人之手,為建安七子之一。
以『展』為字根衍生的字
※展:ㄓㄢˇ找到131則。
(動詞)1.翻轉、轉動。說文解字:「展,轉也。」
西遊記˙第一○○回:「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
2.舒張、打開。如:「舒展」。
莊子˙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
宋˙蘇軾˙題淨因壁詩:「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夕陽。」
3.延長。
漢書˙卷九十˙酷吏傳˙王溫舒傳:「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
4.擴張、擴大。
國語˙晉語二:「今嘉其夢,侈必展。」
水滸傳˙第一一六回:「此也是數中星宿,盡是陛下開疆展土之臣也。」
以『(丰+刀)』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丰+刀):
(一)ㄑㄧㄚˋ巧於刻劃。見說文解字。
(二)ㄑㄧˋ通「契」。見正字通.刀部。
※齧:ㄋㄧㄝˋ(動詞)
1.啃、咬。
2.侵蝕。
宋˙陸游˙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名詞)3.缺口。
4.姓。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
○齧合:ㄋㄧㄝˋ ㄏㄜˊ牙齒上下緊緊的咬合。或指像牙齒般的咬合。
以「甘」為字根衍生的字
※甘:ㄍㄢ找到152則。
(形容詞)1.甜美的。如:「味香甘甜」。
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清˙洪昇˙長生殿˙第十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
2.美好。
詩經˙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名詞)3.美味的食物。
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
晉˙陶淵明˙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4.姓。如秦代有甘茂。
以『叟』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叟:(一)ㄙㄡˇ找到18則。(名詞)
※傁:ㄙㄡˇ「叟」之異體字。
1.老人。如:「童叟無欺」。
2.稱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如:「老叟」。
(二)ㄙㄡ見「叟兵」、「叟叟」等條。
○叟兵:ㄙㄡ ㄅㄧㄥ漢代稱蜀為叟,故稱蜀兵為「叟兵」。
○叟叟:ㄙㄡ ㄙㄡ狀聲詞。形容淘米的聲音。亦作「溲溲」。
※瞍:ㄙㄡˇ1.瞎子。
2.瞎,眼睛沒有眼珠。
○矇瞍:ㄇㄥˊ ㄙㄡˇ1.指盲人。矇,有眼珠而看不見。瞍,沒眼珠。
以『丩』為字根衍生的字
※丩:ㄐㄧㄡ互相糾結纏繞。說文解字:「丩,相糾繚也。」
※糾:ㄐㄧㄡ(又音)ㄐㄧㄡˇ找到29則。
(動詞)1.纏繞。如:「這團毛線糾在一起了。」
文選˙淮南小山˙招隱士:「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
2.集聚、集結。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
後漢書˙卷七十˙荀彧傳:「若紹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
3.督察。如:「糾察」。
周禮˙天官˙大宰:「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
4.檢舉、告發。如:「糾舉」、「糾劾」。
以『散』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散:(一)ㄙㄢˋ找到224則。
(動詞)1.分離。如:「分散」、「離散」、「煙消雲散」。
2.分布、撒出。如:「散播」、「散發」、「天女散花」。
3.排遣、抒發。如:「散悶」、「散心」。
唐˙杜甫˙落日詩:「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
4.解雇、解職。如:「遣散」。
5.逃走。
(二)ㄙㄢˇ(形容詞)6.不自約束的。如:「懶散」。
7.零碎、不緊湊。如:「散工」、「散沙」。
8.閒逸。如:「閒散」、「散官」。
9.雜亂、沒有規則。如:「散亂」。
以『斥』為字根衍生的字
※斥:ㄔˋ找到44則。
(動詞)1.排除拒絕、摒棄不用。如:「排斥」、「同性相斥」。
漢書˙卷六˙武帝紀:「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
2.責罵。如:「申斥」、「痛斥」、「呵斥」。
3.遍布。如:「外國貨充斥市場。」
4.偵察、探測。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
5.動用,出。如:「斥資」。
※拆:57則(語音)ㄔㄞ(讀音)ㄔㄜˋ(動詞)
1.分開、打開。如:「拆信」、「拆卸機器」。
唐˙韓愈˙寄皇甫湜詩:「拆書放床頭,涕與淚垂四。」
以『咠』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咠:ㄑㄧˋ1.附耳私語也。
說文解字:「咠,聶語也。」段玉裁.注:「耳部曰:『聶,附耳私小語也。』」
2.咠咠:讒言。
※葺:ㄑㄧˋ(動詞)1.以茅草覆蓋房頂。
2.修補。如:「修葺」。
3.累積、重疊。
○葺屋:ㄑㄧˋ ㄨ草屋。
○修葺:ㄒㄧㄡ ㄑㄧˋ修築整治。
○補葺:ㄅㄨˇ ㄑㄧˋ(1)修理、修補。如:「補葺房屋」。
(2)蒐輯、修訂。亦作「補輯」。
以『霝』為字根衍生的字
※霝:ㄌㄧㄥˊ(動詞)1.降雨。
說文解字:「霝,雨也。」段玉裁˙注:「霝落,雨曰霝。」
2.落、墮。
廣韻˙平聲˙青韻:「霝,落也﹑墮也。」
(形容詞)3.空。
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霝,空也。」疏證:「凡言霝者,皆中空之義。」
4.好的、善的。通「靈」、「令」。
明˙張自烈˙正字通˙雨部:「霝,與令通。霝始霝終,即令始令終。」
※靈:ㄌㄧㄥˊ找到215則。
(名詞)1.事神的女巫。
以『貴』為字根衍生的字(增補字)
※隤:ㄊㄨㄟˊ(動詞)1.崩墜、墜落。
文選˙宋玉˙高唐賦:「磐石險峻,傾崎崖隤。」
太平廣記˙卷四○○˙李員:「夜有甚雨,隤其堂之北垣。」
2.敗壞。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傳:「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3.降臨。
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上:「因茲以勒崇垂鴻,發祥隤址。」顏師古˙注:「隤,降也。」
唐˙韋元旦˙游神泉詩序:「垂拱元夏,隤祥應運,非醴泉歟?」
(名詞)4.疝氣。
漢˙劉熙˙釋名˙釋疾病 :「陰腫曰隤,氣下隤也。」
以『戾』為字根衍生的字
※戾:ㄌㄧˋ找到32則。
(形容詞)1.兇狠暴烈。如:「暴戾」。
北史˙卷六十三˙蘇綽傳:「然其性狠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
2.勁疾。
文選˙潘岳˙秋興賦:「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李善˙注:「戾,勁疾之貌。」
(動詞)3.到達。
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唐˙劉禹錫˙飛鳶操詩:「鷹隼儀形螻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
4.違背。
淮南子˙覽冥:「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