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為字根衍生的字
※建:ㄐㄧㄢˋ找到148則。
(動詞)1.成立、樹立、設置。如:「建功」、「建校」、「建業」、「建國」。
唐˙柳宗元˙封建論:「予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
○建功:ㄐㄧㄢˋ ㄍㄨㄥ立功。相反詞 獲咎、獲罪。
文選˙陸機˙豪士賦序:「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
薛仁貴征遼事略:「託陛下洪福,累次建功。」
○建業:ㄐㄧㄢˋ ㄧㄝˋ(1)建立功業。
孔子家語˙卷五˙入官:「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
(2)地名。三國時孫權建都於秣陵,改稱建業。故城在今江蘇省江寧縣南。
○建國:ㄐㄧㄢˋ ㄍㄨㄛˊ建立國家。=開國。
文選˙陸倕˙石闕銘:「惟帝建國,正位辨方。周營洛涘,漢啟岐梁。」
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夫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選賢與能,政是以和。」
2.興工製造。如:「建屋」、「建橋」。
文選˙張衡˙東京賦:「楚築章華於前,趙建叢臺於後。」
○建議:ㄐㄧㄢˋ ㄧˋ(1)提出意見供別人參考。=發起、提議、倡議。
新唐書˙卷一五三˙顏真卿傳:「真卿雖然博識古今,屢建議釐正,為權臣沮抑,多中格云。」
(2)意見、辦法。如:「各位有什麼建議,請盡量提出來。」
3.封立、封賜。
詩經˙魯頌˙閟宮:「建爾元子,俾侯于魯。」
後漢書˙卷四十四˙胡廣傳:「順帝欲立皇后,而貴人有寵者四人,莫知所建。」
4.提出意見。如:「建議」。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爰盎等皆建以為不可。」
隋書˙卷五十六˙張衡傳:「衡亦竭慮盡誠事之,奪宗之計,多衡所建也。」
(名詞)5.姓。如漢代有建公。
※健:ㄐㄧㄢˋ找到83則。
※徤:ㄐㄧㄢˋ【健】之異體字。
(形容詞)1.強而有力。
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晉書˙卷七十二˙郭璞傳:「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長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ㄊㄧㄢ ㄒㄧㄥˊ ㄐㄧㄢˋ ㄐㄩㄣㄗˇ ㄧˇ ㄗˋ ㄑㄧㄤˊ ㄅㄨˋ
ㄒㄧˊ天體的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君子應當效法天的剛健不已而自強不息。
語出易經˙乾卦˙象辭。
2.形容人生理、心理情況良好。如:「健康」。
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一月可小起,好自將愛,一年便健。」
唐˙白居易˙同友人尋澗花詩:「且作來歲期,不知身健否?」
○健康:ㄐㄧㄢˋ ㄎㄤ生理及心理機能正常,強壯安適,沒有缺陷和疾病。=康健、強健、健壯←→虛弱、衰弱、殘廢。
(副詞)3.擅長、善於。如:「健談」。
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詩:「老來多健忘。」
○健談:ㄐㄧㄢˋ ㄊㄢˊ善於談論,歷久不疲。
醒世恆言˙卷十八˙施潤澤灘闕遇友:「那老兒因多了幾盃酒,一路上問長問短,十分健談。」
○健忘:ㄐㄧㄢˋ ㄨㄤˋ善忘。=忘記←→強記、難忘。
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詩:「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紅樓夢˙第八十五回:「恕我健忘,回來叫寶琴過來拜姐姐的壽。」
(名詞)4.姓。如宋代有健武。
※鍵:ㄐㄧㄢˋ找到17則(名詞)
1.門閂。
淮南子˙主術:「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
2.車轄。安裝在車軸兩端,使車輪不脫離車軸的鐵棍。
周˙尸佼˙尸子˙卷下:「文軒六駃,題無四寸之鍵,則車不行。」
3.鋼琴、風琴等樂器或電腦、打字機等機器上用手指按壓的小板裝置。如:「字鍵」、「琴鍵」、「黑鍵」。
○黑鍵:ㄏㄟ ㄐㄧㄢˋ風琴或鋼琴等鍵盤樂器上的黑色音鍵。黑鍵與白鍵構成半音的關係。
4.比喻機關或事物的扼要部分。如:「關鍵」。
○關鍵:ㄍㄨㄢ ㄐ|ㄢˋ(1)鎖門的木栓。=樞紐。
南朝梁˙王筠˙開善寺碑:「妙門關鍵,闢之者既難。」
(2)機關或事物的重要部分。=症結、環節、關節、關頭←→枝節。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
※腱:ㄐㄧㄢˋ(名詞)連接肌肉和骨頭的結締組織,極富韌性。如:「肌腱」。
○肌腱:ㄐㄧ ㄐㄧㄢˋ一種連接骨骼肌和骨骼的緻密結締組織。色白,缺乏延展性。
○牛腱:ㄋㄧㄡˊ ㄐㄧㄢˋ牛的小腿部分。如:「牛腱經烹調處理後可成為一道佳餚。」
○腱子:ㄐㄧㄢˋ ˙ㄗ人或牛、羊等動物的小腿上肌肉發達的部分。如 :「滷牛腱子」。
○腱鞘:ㄐㄧㄢˋ ㄑㄧㄠˋ包著長肌腱的管狀纖維組織。手和足部最多,有約束肌腱和減少磨擦的作用。
※毽:ㄐㄧㄢˋ見「毽子」條。
○毽子:ㄐㄧㄢˋ ˙ㄗ一種遊戲用具。以皮或布包裹銅錢,並在錢孔中裝上羽毛或紙穗等製成。遊戲時,用腳連續踢它,使毽子上下起落,不墜於地。同時還可變化出各式各樣的踢法。
○花毽:ㄏㄨㄚ ㄐㄧㄢˋ毽球球員利用各種技巧所做出的各種踢球動作。
○毽球:ㄐㄧㄢˋ ㄑㄧㄡˊ(1)一種由中國傳統的踢毽子遊戲發展起來的運動。大約在民國三十年左右,興起於廣州。由六人組成一隊,其規則與排球相似。
(2)毽球運動所使用的球。由毽毛、毽墊等所構成。
○踢毽子:ㄊㄧ ㄐㄧㄢˋ ˙ㄗ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體育活動。傳說起源於宋朝,由蹴鞠演變而來。根據事物原始記載,當時的兒童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稱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還有裡外廉、施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還可訓練靈巧的身手。
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柭兒。」
※楗:ㄐㄩㄢˋ馬疲累跛行的樣子。通「蹇」。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終日馳騁,左不楗。」
※揵:(一)ㄑㄧㄢˊ (二)ㄐㄧㄢˋ
(一)ㄑㄧㄢˊ(動詞)1.揚、舉。集韻˙平聲˙仙韻:「揵,舉也。」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振鱗奮翼。」李善˙注引郭璞曰:「揵,舉也。」
2.用肩扛東西。字彙˙手部:「揵,以肩舉物也。」
後漢書˙卷二十九˙輿服志上:「持棨戟為前列,揵弓韣九鞬。」
3.豎立。
後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傳:「揵六枳而為籬兮,築蕙若而為室。」章懷太子˙注:「揵,立也。」
(二)ㄐㄧㄢˋ(動詞)4.關閉。
莊子˙庚桑楚:「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
5.接連。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或曰,揵,接也。」
※旔:ㄐㄧㄢˋ捷。見廣韻‧去聲‧願韻。
※踺:ㄐㄧㄢˋ行貌。見集韻‧去聲‧願韻。
※鰎:ㄐㄧㄢˋ1.魚名。見集韻.上聲.阮韻。
2.以鹽淹漬而成的乾魚。見正字通.魚部
※犍:(一)ㄐㄧㄢ(二)ㄑㄧㄢˊ
(一)ㄐㄧㄢ(動詞)1.閹割牲畜。
明˙張自烈˙正字通˙牛部:「犍,以刀去勢也。」
齊民要術˙卷六˙養豬:「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後犍。」
(名詞)2.被閹割的公牛。
宋˙陸游˙稻飯詩:「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
(二)ㄑㄧㄢˊ(名詞)地名用字:(1)如四川犍為縣北的犍為山,一名大鹿山。
(2)如四川省的犍為縣。
○犍牛:ㄐㄧㄢ ㄋㄧㄡˊ閹割過的公牛。較為馴順,容易駕御。
○目犍連:ㄇㄨˋ ㄐㄧㄢˋ ㄌㄧㄢˊ人名。全名為摩訶目犍連。或稱為「目連」、「大目犍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國土舍城人。從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釋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稱。後被反佛教的婆羅門打死。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釋尊左邊。相傳其神通廣大,曾入地獄救母。
○犍陀羅:ㄐㄧㄢ ㄊㄨㄛˊ ㄌㄨㄛˊ(1)相當於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
(2)古代佛教雕刻藝術的一個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紀盛行於犍陀羅(相當於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吸取古代希臘末期的雕刻手法,對東方雕刻藝術的發展曾有影響。如:「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羅的風格。」
※鞬:ㄐㄧㄢ掛在馬上裝弓箭的器具。廣韻˙平聲˙元韻:「鞬,馬上盛弓矢器。」
唐˙許堯佐˙柳氏傳:「乃衣縵胡,佩雙鞬。」
○弓鞬:ㄍㄨㄥ ㄐㄧㄢ裝弓的袋子。或作「弓衣」。=弓套。
漢書˙卷七十六˙韓延壽傳:「騎吏持戟,夾陛列立,騎士從者,帶弓鞬羅後。」
○鞬服:ㄐㄧㄢ ㄈㄨˊ裝弓箭的袋子。
晉書˙卷一○三˙劉曜載記:「遠則雙帶鞬服,左右馳射而走。」
○櫜鞬:ㄍㄠ ㄐㄧㄢ裝武器的袋子。
元˙虞集˙湛湛行:「今年八月天子來,身屬櫜鞬月中立。」
※睷(目+建):ㄐㄧㄢ目數。玉篇‧目部:「睷,數也。」集韻‧平聲‧元韻:「睷,目數也。」
※騝:ㄐㄧㄢ騮馬黃脊。
爾雅.釋畜:「瑨馬黃脊,騝。」
廣韻.平聲.元韻:「騝,騮馬黃脊曰騝。」
※湕:ㄐㄧㄢˇ水名。在湖北省荊門市境內。
廣韻‧上聲‧阮韻:「湕,水名。」集韻‧上聲‧阮韻:「湕,水名。出南郡。」
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七‧湖廣三‧安陸府:「建水,州北百三十里,一名湕水。」
※煡:ㄒㄧㄣˋ古同「燼」。
【補充】※燼:ㄐㄧㄣˋ(名詞)1.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如:「餘燼」。
文選˙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秦藪。」
宋˙陸游˙秋夜詩:「倦叟投床早,昏燈落燼頻。」
○餘燼:ㄩˊ ㄐㄧㄣˋ(1)燃燒後的殘灰。如:「烤完肉後,請熄滅餘燼,以免引起火災。」
(2)比喻戰敗後殘剩的兵力。
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餘燼,背城借一。」
文選˙潘岳˙西征賦:「秦虎狼之彊國,趙侵弱之餘燼。」
○灰燼:ㄏㄨㄟ ㄐㄧㄣˋ物體燃燒後所剩下的粉屑。
2.遺民。
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杜預˙注:「燼,遺民。」
(動詞)3.燒毀。
抱朴子˙內篇˙道意:「大火既過,時餘不燼草木。」
宋˙蘇軾˙玉堂硯銘:「燼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竹/建:(一)ㄐㄧㄢˇ (二)ㄕㄚˋ
(一)ㄐㄧㄢˇ竹名。見集韻.上聲.獮韻。
(二)ㄕㄚˋ「箑」之異體。
本資料引用自「度凡痞客邦部落格」網站 古意老師國文講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