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昧」或「一味」二詞在大多數的場合並非同義,但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明,解作『總是』、『一直』時,二者卻有可通用的情況,請參看以下的介紹:

 

○一昧:ㄧ ㄇㄟˋ

1.糊塗的。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背後有強人打劫,我們一昧地撞在這里。」

2.一味、一直,只專注於。或作「一味」、「一迷」、「一謎」、「一密里」、「一覓的」。

水滸傳˙第四十回:「只見那人叢裡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昧地砍將來。」

 

○一味:ㄧ ㄨㄟˋ

1.專一。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

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2.總是、一直。亦作「一昧」。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李參軍不肯說話,只是一味哭。」

紅樓夢˙第六十八回:「一味的只勸二爺保重,別在外邊眠花宿柳,恐怕叫太爺太太耽心。」

3.只具一味的菜餚。

晉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散後宮文綺珍寶以供戎事,身食一味,妻不重綵。」

4.中醫上稱藥一種為「一味」。

 

【補充】

※昧──音ㄇㄟˋ。

(形容詞)1.昏暗、不明。如:「曖昧」。

楚辭˙屈原˙離騷:「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2.糊塗。如:「愚昧」、「蒙昧」。

(動詞)3.隱藏。如:「拾金不昧」。

4.違背、蒙蔽。如:「昧心」、「不要昧著良心做事。」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我想他回薊州探母參師,期約百日便回。今經日久,不知信息, 莫非昧信不來?」

5.看不清;不明白。如:「昧於事理」、「汝復輕身而昧大義」(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6.冒犯、冒著。如:「冒昧」。

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願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

 

※味──音ㄨㄟˋ。

(名詞)1.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如:「食不知味」、「酸、甜、苦、辣、鹹稱為五味。」、「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

孫子˙勢:「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2.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如:「香味」、「怪味」、「臭味」。

3.感受、旨趣、意義。如:「風味」、「趣味」、「禪味」。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是以往者雖舊,餘味日新。」

紅樓夢˙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4.量詞。計算食物或中藥的單位。如:「菜五味」、「藥八味」。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盧食不二味,居不重席。」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改用一個丸劑的方子,加入幾味袪風的藥。」

5.菜餚。如:「山珍海味」。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往年已敕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尊擇之勞。」

(動詞)6.品嘗。

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葷,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

7.研究、體察。如:「玩味」、「耐人尋味」。

文選.班固.答賓戲:「委命供己,味道之腴。」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楊戲傳:「抗志存義,味覽典文。」

 

當然,以上說法也有人持不同見解,請參看以下各篇文章:

(一)不可一味地「一昧」說文解詞

April 8, 2010 haodushu 在天空部落發表 韞玉雅築

文章來源:韞玉雅築http://blog.yam.com/haodushu

 

http://blog.udn.com/wangtao/3920559

 

(二)常見的錯別字和誤用成語(張健)

一、常見的錯別字:

1、「一味」寫成「一昧」。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209/34011764

 

(三)TwoWin ::: // TwoWin社群 - 說文解字

第16 期:::「一味」與「一昧」

是「一味」,不是「一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邱德 的頭像
    邱德

    邱德老師 國文教學團隊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