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燭之武退秦師

  • 課文深究

  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春秋》僅有「晉人、秦人〔注1〕圍鄭」六個字,而《左傳》以二百九十四字交代了來龍去脈,全文共分五段:

(一)首段:「晉侯、秦伯〔注2〕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只用二十五個字便交代了:(1)當時情勢。(2)戰爭原因。(3)晉、秦駐軍方位。《左傳》筆法之簡練可見一斑。仔細看看,這簡短文字中還埋下兩處伏筆,且說晉、秦圍鄭的原因,一是「無禮於晉」,二是「貳於楚」,這兩件事情都是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毫無關係,可見秦之出兵,受晉牽使而來,事出被動。這一筆伏下「立說之根」,為全文發展作了鋪墊。此外,「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又是一處伏筆。晉、秦雖然聯合出兵,駐地卻一南一北。燭之武夜縋入秦營而不被晉軍察覺,即是善用這有利的條件。

(二)第二段:寫鄭國內部情況。從燭之武和鄭文公對話中可看出,鄭國君臣之間並非毫無矛盾,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促成鄭國內部的團結,鄭文公引咎自責,擺低姿態,燭之武捐棄前嫌,共赴國難,這樣的同仇敵愾與晉、秦的鬆散聯合,形成鮮明的對照。

(三)第三段:燭之武的說辭是全篇重點,通篇說服關鍵在於利害二字。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的心理,曉以利害。燭之武的說辭只有短短一百二十餘字,卻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

‧第一層,先申言亡鄭之無益。「越國以鄙遠」既不可能,到頭來只是「亡鄭以陪鄰」,壯大晉國的實力。

‧第二層,極言舍鄭之無害而有利。保存鄭國,可以作為秦國通往東方道路上的中繼站,這對於偏隅西方,具有稱霸野心的秦國來說有很大的說服力。

‧第三層,以「且」字進一步推進,用晉人「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的史實,指出晉善於背秦。

‧最後一層,言晉人貪得無饜。「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無異是對秦穆公的當頭棒喝。

(四)第四、五段:寫秦穆公被燭之武說服,澈底打消與晉聯合攻鄭的想法,並與鄭訂定盟約,協防鄭國。這時候的晉侯,並沒有衝動行事,反而表現清醒的理智判斷,能夠避免自己「不仁、不知、不武」,而毅然回師,晉文公不愧為雄才遠謀的一代霸主,非臣下謀士所能及。

  《左傳》與《戰國策》、《世說新語》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說話寶典,擅長記載外交辭令與戰爭,本文正是最佳示範。燭之武深知對秦穆公言利不如陳害,因此說利只有一層,說害卻用三層,層層逼進,終於使得秦穆公認清利弊得失,斷然改弦易轍。燭之武善於攻心,不僅曉以利害,還動之以情。說辭中八次提到「君」,句句為秦而謀,不為己謀,增強說辭的感染力。燭之武以一系列不可否定的事實,形成嚴密的邏輯力量,才能使得秦穆公心悅誠服,遊說成功。

〔注〕1晉人、秦人:《春秋》用「人」字,貶其出兵乃不義之舉,僅出於個人私欲。

2晉侯、秦伯:《左傳》不稱「公」,因左氏善於禮,明載他們當時地位只在侯、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