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諫逐客書 李斯
- 四、課文深究
主旨 |
力陳驅逐客卿的不當 |
脈絡 |
全文從開篇提出總論點,中間三段以正反對比加以論證,最後得出「逐客之非」的結論 |
筆法 |
秦王逐客之舉,本因「鄭國事件」而生,李斯身當被逐之列,諫逐客書卻隻字不提自己的委屈與牢騷,而是從秦國「跨海內,制諸侯」的戰略角度去看問題。通過援引史實,取譬眼前,說古道今,論人議物,深刻地闡明逐客的錯誤和危害,是所謂「高處立論,闊處行文」 |
段落分析 |
(1) (繆公)用五子,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2) (孝公)任用商鞅,舉地千里,至今治彊 (3) (惠王)任用張儀,散合縱,六國臣服 (4) (昭王)任用范雎,蠶食諸侯,以成帝業
(1) 以秦王政逐客,對比四君之納客 (2) 以秦王政使物,對比用人之態度 (3) 以五帝三王不卻眾庶,對比秦王政逐客資敵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