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音:比
字義:等到
比去,以手闔門
項脊軒志:歸有光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字義:朋比、阿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普遍、公正
論語<為政>
字義:將近
比 及 三 年 , 可 使 有 勇 , 且 知 方 也 。
論語(先進第十一)
字義:依從
子 曰 : 「 君 子 之 於 天 下 也 , 無 適 也 , 無 莫 也 , 義 之 於 比 。 」
莫:絕對不如此
論語(里仁第四)
字義:並列
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字義:竟
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劇:嚴重
祭十二郎文--韓愈
字義:代、替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洗之,如之何則可?
洗:洗雪恥辱
孟子-梁惠王上
字義:比較
娣姒之比兄弟,則疏薄矣,
娣姒:妯娌
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
比之諸嶺,尚為竦桀。
竦桀:高聳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
字義:比照
食之,比門下之客。
食之:給他飲食
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字義:比擬
子 曰 : 「 述 而 不 作 , 信 而 好 古 , 竊 比 於 我 老 彭 。 」
述 而 不 作:傳述舊文,不是創作新說
論語( 述而第七)
2.字音:被
字義:遭受
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
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字義:蒙受
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孟子:萬章下
字義:被子
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
公孫布被:故做儉約,以盜取民聲
訓儉示康--司馬光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字義:影響
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墨池記-曾鞏
3.字音:披
字義:通披
為 管 仲 , 吾其 被 髮 左 衽 矣 !
論語(憲問第十四)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國 殤 屈原
4.字音:暴
字義:殘酷無道
暴秦之慾無懨
懨:滿足
蘇洵:六國論
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
孟子-滕文公下
字義:殘害
夜則竊嚙斗暴
柳宗元:三戒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
離婁上 孟子
字義:徒手搏鬥
子 曰 : 「 暴 虎 馮 河 , 死 而 不 悔 者 , 吾 不 與 也 。
暴 虎 馮 河:喻血氣之勇
論語( 述而第七)
字義:突然、快速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捨。
呂氏春秋:察今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5.字音:曝
字義:顯露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國論--蘇洵
盛夏力作,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衝犯,肌膚之所浸漬
教戰守策 蘇軾
字義:曝曬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孟子:告子上
雖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不复“挺”:直
輮使之“然”:如此
荀子:勸學篇第一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孟子:滕文公上
6.字音:薄
字義:迫近
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天論:荀子
日薄西山,氣息焉焉
日薄西山:喻殘生將盡
李宓:陳情表
薄暮瞑瞑,虎嘯猿啼
薄暮:傍晚
范仲淹:岳陽樓記
炎日薄茅上,暑氣蒸鬱,覺悶甚。
郁永河 北投採硫
字義:微薄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數:屢次
訓儉示康--司馬光
字義:稀少
德薄能鮮
歐陽修:瀧岡阡表
德薄能鮮:形容自己德行淺薄而才能不強。鮮,乃指少。
字義:不厚
戰戰驚驚,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戰戰驚驚:謹慎小心
詩經:小雅
字義:輕、減輕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厚:重責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易:除草
孟子:梁惠王上
字義: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出師表--諸葛亮
字義:刻薄
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鄙:心胸狹隘
孟子:萬章下
7.字音:辟
字義:逃避
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辟人之士:指孔子
辟世之士:指隱士
論語講要 微子第十八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孟子:告子上
字義:退避
人馬辟易五十步
《秦士錄》宋濂
百沴自辟易
沴:各種惡氣
文天祥 正氣歌
字義:開闢
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朝:使朝服
蒞:君臨
孟子:梁惠王上
財匱少而山澤不辟
貨殖列傳序:司馬遷
字義:罪刑
錄大辟囚三百餘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
大辟囚:死囚
歐陽修:縱囚論
字義:譬如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軔:八尺
孟子:盡心上
字義:乖僻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孟子:梁惠王上
字義:偏坦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