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車上看到一個廣告「手作幸福」,覺得非常的對,因為神經科學的實驗也是發現要幸福僅有善念是不夠的,還須實際動手去做,即便只是舉手之勞,大腦愉悅中心的血流量就不同。

1126-02  

人從跟受助者的互動中使大腦產生多巴胺,得到「自己還有用」的愉悅與滿足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增進免疫系統,使我們更健康,更能去幫助別人。

過去,我們雖然知道心情與免疫系統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免疫系統的什麼卻不是很清楚,最近有實驗發現主要是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這個實驗是做法律系的學生,因為美國法律系是學士後才去念的,學生生活上的壓力比一般大學生大。

實驗者在他們皮下注射已被高溫殺死的腮腺炎病毒,看他們身體對侵入物的反應,同時做情緒的調查,即第一天早上來到實驗室,填情緒量表,做情緒反應測量,然後進行皮下注射;下午放學時再來做情緒調查,第二天一早和放學時都得來實驗室做情緒的調查,第三天(也就是注射後四十八小時)來實驗室檢查免疫反應的程度,看是免疫力的什麼在作反應。

結果發現好情緒可以啟動免疫系統,尤其是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幫助身體抵抗外侮。這就難怪得了肺腺癌的單國璽主教,每天還能風塵僕僕的上山下海演講,活得比醫生給他的時限長。情緒的威力真是不可忽略。

所以幸福是自己打造,千萬不可去自尋煩惱。

有一句話,「沒有任何的地牢比心牢更幽暗,沒有任何的獄牢比自己更嚴酷」,沒有人可以使你不快樂,只有你自己使你不快樂。

也有人認為朋友多就會快樂,何必去服務他人。其實這要看是什麼樣的朋友,酒肉朋友,雖多無益,反而更沮喪。

最近亞歷桑那大學有個研究是讓受試者身上配帶一個電子啟動的錄音機,每十二秒啟動一次,錄下三十秒的聲音,連續四天收集受試者白天的活動情形,然後請不知情者判斷這段聲音的內容是有深度的討論(如:你父母離婚是什麼時候的事?你難過嗎?),或是無意義的哈拉(如:你在吃什麼?熱狗嗎?)然後把這些談話紀錄與受試者的生活滿意度量表、主觀與客觀的快樂指數求相關,每三個星期做一次,結果發現只有深度、有意義的談話才會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感覺;膚淺、言不及義的聊八卦、亂哈拉反而使人更沮喪。

快樂的生活是建立在社會化及有深度的對話上,而非膚淺的閒聊。

「手作幸福」是正確的,若要減少健保開支,不妨從國民的精神健康著手,鼓勵人民出來做志工,從行動中使自己快樂,自己身體好,別人得幫助,利人利己,何樂不為?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2010-03-24天下雜誌 44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