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燭之武 退秦師

課文深究

(一)內容結構

  從結構上來看,本文由兩部分-敘事及說理組成。敘事部分文筆凝鍊樸實,說理部分與敘事緊密呼應,論點透闢且合情理。作者不炫耀文采辭藻,不發空泛議論,而是從實際出發,舉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事,娓娓道出。既有對具體事物的精密分析,又有因小見大的深入發揮;既不落陳腐說教的俗套,又不刻意求奇聳人聽聞。全文說理透闢,合情合理;因近及遠,邏輯嚴密;很能代表方孝孺這位一代醇儒的文風特色。

敘事

:第

鄭君「壯盛」: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為「人大笑」鋪墊

發病過程

始發

三日

又三日(疾將成)

症狀病情

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聚而如錢

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醫生驚說病情: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生。

療程

終日可癒

越旬可癒

非三月不能瘳

用藥

有以禦其內,治其外

治癒

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後瘳,三月而神色始復

以「余因是思之」一句,承上啟下,由敘事轉入議論。




天下禍患由「至微,而終為大患」,由「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因此君子應該看得比一般人更遠,要在一般人輕忽、覺得可笑的事情中,看出可怕的禍端。

揭露造成天下禍患的禍端:「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最後,作者正式點出「謀國」二字,將文章提昇到治國的高度,點出了「有位之人」處理政事,應該「以拇病為戒」──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其實也寄託了作者之政治理想與高遠抱負。

(二)寫作特色

以小

喻大

作者由指病出發,比況天下大禍也常從極小處產生,將生活小事提高到治國的重要層面。

層層

深入

從拇指得病引出對天下的思考,由近及遠,層層挖掘,文章具有深度和力度。

前後

呼應

以小喻大,敘事為議論做好鋪墊,議論緊密配合敘事。

敘事中,發病、求醫、病癒,前後脈絡清晰,層層緊扣。

日喻   蘇軾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 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釋】

眇者:瞎子。眇,音 ㄇㄧㄠˇ。

扣:擊、敲打。

捫:撫摸。

揣籥:以手揣摩籥之形狀。揣,稱量忖度。籥,竹子作的樂器,有的三孔,像短笛子。有的六孔或七孔,長三尺,可以拿著跳舞。

相:視察。

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意謂主動自擇戰地,不為敵人所招誘而求戰。語見孫子 虛實第六。致人,設法使敵人自至。致,招致。人,敵人。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工匠在作坊成就百業,君子以學習獲得道理。語出論語 子張,是子夏的話,不是孔子的話。肆,指官府造作之處,猶言廠肆。

沒人:能深入水中游泳者。

聲律取士:唐及北宋初,科舉以詩賦舉士。詩賦講求音韻格律,以聲調和諧、平仄適度為尚。故以聲律代表詩賦之學。

經術取士:王安石當國,以為經術正所以經世務,科舉改試經義,即以經文命題而作論文。

求舉於禮部:謂應進士試。禮部,官署名,舊官制中央六部之一,後周始有此名,唐、宋襲其制,掌典禮及學校科舉。舉人在京城會試由禮部主持。

語譯:

  有個生來就失明的人,他不認識太陽,就去問那些有眼睛的人。有人告訴他:「太陽的樣子像銅盤子。」他敲敲銅盤子,知道了那種聲音;一天,聽到打鐘的聲音,以為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像蠟燭。」他摸摸蠟燭,知道了那種樣子;一天,他摸了摸短笛子,以為是太陽。太陽和鐘和短笛子,差得很遠了;可是瞎子不知道它們的分別,因為他不曾見過太陽,是向別人打聽來的太陽啊。

聖人的道理,比太陽更難理解;一般不理解道理的人,跟瞎子差不多。明達的人告訴他,雖然有巧妙的比喻、良好的指引,也不過像拿銅盤、蠟燭比喻太陽罷了。從銅盤聯想到鐘,從蠟燭聯想到短笛子,輾轉地想像下去,不知道要弄到什麼境地呢?所以世界上講聖人的道理的人,或者就他自己看到的來說明,或者什麼也沒看到,就胡亂臆測;這都是求道的錯誤啊。

  那麼,聖人的道理,終究不可以求嗎?我認為:「道可以修養得來,卻不可以強求。」這是什麼意思呢?孫武說過:「會打仗的是把敵人招來打,不被敵人招去打。」子夏說:「各種工匠只有在作坊裡,才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只有通過學習,才懂得大道。」不去強求「道」卻自然得到「道」,這就是「致」吧!

  南方有許多會潛水的人,因為天天跟水在一起,七歲就敢涉水過河,十歲就能游泳水面,十五歲就能潛水了。懂得潛水的人哪裡是隨便會的呢?一定要懂得潛水的方法。天天和水在一起,十五歲就能懂得潛水的方法。生下來對水不熟悉即使身體強壯,見了船也就害怕起來。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向會潛水的人請教潛水的方法,照他們的話去河裡試驗,沒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學習卻強求道的,都跟北方學潛水的人一樣。

  從前國家拿作詩作賦來考取人才,讀書人學問雜亂,不專心求道。現在用經學考取人才,讀書的人知道強求道,卻不專心致力作學問。渤海吳彥律先生,是有志做學問的人,正預備應禮部的考試;我就作了這篇日喻來告訴他有關學習的道理。

【簡析】

  這是一篇說理性散文,作者作文的目的在篇末已點明,即為了防止當時學習上的一種流弊-空讀求「道」而不重視實踐的風氣。針對此點,闡述了「道可致而不可求」、「學以致其道」的觀點。文章的特色在於它不是採用一般的直接說理的方法,而是通篇用通俗易懂而又鮮明形象的譬喻,令人信服地闡明了深刻的道理。

  文中運用了四個譬喻,每一譬喻都起到了其應有的作用,並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在第一個譬喻中,作者抓住了關鍵的一點,即眇者對於太陽「未嘗見之」而沒有親身的感覺和自覺的認識,儘管以盤喻日、以燭喻日都已抓住了二者之間形、光的相似點。就比喻而言,是形象的,但任何比喻又都只能是兩事物間某一點的相似,不可能是全面確切地說明事物,因而,對既未見日又未見盤、燭的眇者來說,就必然「失之偏頗」而「謬之千里」了,這樣一喻,使人領悟了一個客觀的道理:沒有直接的體驗、認識,只是聽之、意之,是不能認識客觀事物的。於是,下文對道的不可求的論述就自然使人容易接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