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四等考試)

甲、作文與公文部分:

一、作文:

專業能力對公務員而言是必要的,但人文素養尤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有豐富的人文素養為底蘊,才能讓專業能力發揮更好的效果。試以「人文素養與專業能力」為題,作文一篇,論述二者互用之關係。

二、公文:(20分)

試擬某縣市政府函所轄鄉鎮市區:擇期舉辦「最佳伴手禮」競賽活動,評選具地方代表性之優秀產品,配合相關文化資源,以吸引中外遊客,提振地方經濟,發展觀光產業。

 

乙、測驗部分:(20分)代號: 140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閱讀下文,回答第1題至第2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莊子.逍遙遊》)

1.所謂「善為不龜手之藥」,「龜」之字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多旱不雨,土地「龜」坼

(B)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C)行君之事,「龜」策誠不能知此

(D)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

 

2.下列敘述最能說明此則寓言主旨的選項是:

   (A)物得以生,可謂之德    (B)巧拙之用,腐朽神奇

   (C)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D)物無貴賤,自有造化

 

閱讀下文,回答第3題至第4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世說新語》)

3.根據上文,下列敘述,最正確的選項是:

(A)鍾毓與鍾會是兄弟,見魏文帝時已是弱冠之年

(B)鍾毓之所以流汗,是因為生性內向而戰戰惶惶

(C)鍾會之所以沒有流汗,是因為根本不把君王放在眼裡

(D)不論流汗與否,鍾會和鍾毓的回答都緊扣對君王的敬畏

 

4.《世說新語》分有三十六類,依照上文所述,應該將此篇列為那一類?

(A)德行  (B)言語  (C)任誕  (D)賞譽

 

5.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文中的「靜」最切近下列的選項是:

(A)恬靜 (B)冷靜 (C)靜僻 (D)靜默

 

6.予於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且無一物不窮其想像,竭其幽渺而言之。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李漁〈蟹〉)文中可見作者是:

(A)不擅言詞 (B)缺乏味覺 (C)愛蟹成癡 (D)喜好研究

 

7.「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以不如君子,上無兩稅及助役錢爾。」(蘇軾〈臨皋閑題〉)根據本文,作者「何必歸鄉哉」的情感意境與下列最為相近的選項是:

(A)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B)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

(C)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D)慇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8.「其實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跫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張曉風〈精緻的聊天〉)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旨趣的是:

(A)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韋應物〈相逢行〉)

(B)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C)交談既清雅,琴吹亦淒凝(張說〈夕宴房主簿舍〉)

(D)病裡猶須看《周易》,醉中亦復讀〈離騷〉(陸游〈讀書〉)

 

9.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這闋詞表達的情感最接近下列何者?

(A)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B)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D)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緲邈,歸思難收

 

10.「關於藝術,畢卡索說了兩句名言,一句是『藝術是一種謊言,但卻能讓我們了解真相』,另一句是『對我而言,一幅畫就是破壞的總和』;他怎麼可能呆笨到『如實呈現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呢?他的變臉畫風雖得自於非洲藝術,但卻也是對非洲藝術的『破壞』。他畫一個人,就是有意地『破壞』那個人的臉形,因為破而後能立,他要建立的是『心靈的真實』,而非『眼見的真實』。我相信,藝術不是『對自然的模仿』,而是『對自然的破壞』,偉大的畫家是引導我們用『另一種眼睛』(心靈之眼)觀看這個世界的人。」(王溢嘉〈畢卡索要變臉〉)文中認為畢卡索以破壞的方式去畫一個人的臉,目的何在?

(A)展示非洲藝術的特質 (B)破壞藝術原則以求奇

(C)表現人物的內在心靈 (D)模仿大自然的不規則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101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

 

類科名稱:各類科

科目名稱: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試題代號:1401)

標準答案:

A B D B A CA D D 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