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逍遙遊: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1.“之”二蟲又何:為代名詞,意為“這”,與“之”子于歸之意同
2.我決起而飛:意謂我迅速飛起來,決原指輕易,在此指迅速
3.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係指南海
4.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大鵬之翼極為廣大

六十二、賣柑者言:劉基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剖其中,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巿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於子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恍恍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托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無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託于柑以諷耶?
1.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剖其中,“乾若敗絮”:意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2.恍恍乎干城之具也:意謂威風凜洌,像是保衛國家的將才
3.昂昂乎“廟堂”之器也:乃指治國的棟樑。昂昂則指才華出眾之人
4.本文主旨:以柑比喻痛心朝中的虛糜無度

六十二、聖哲畫像記:曾國藩
古之君子,蓋無日不憂,無日不樂。道之不明,己之不免為鄉人(沒沒無聞的鄉下之人),一息之或懈,憂也,居易以俟命,下學而上達,仰不愧而俯不怍,樂也。自文王、周、孔三聖人以下,至於王氏(王念孫),莫不憂以終身,樂以終身。無所於祈,何所為報?己則自晦(隱藏),何有於名?
1.居易以俟命:係指居心平坦
3.君之君子不憂者:個人的仕途
2.己則自“晦”:煉藏光彩
4.本段主旨:古之君子有其終生憂樂,當今在我者而富貴利達則聽由天命

六十三、養生主:莊子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1.必有“不蘄”言而言:意謂不期
2.遯天倍情:意謂逆天違背實情
3.適來,夫子“時”也:同偶
4.帝之縣解:意謂人的死亡
5.本段主旨:順應自然之道、做為常法

六十四、陽春白雪: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1>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2>,國中屬3>而和4>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5>,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6>,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7>刻羽8>,雜以流徵9>,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10>高,其和彌寡。……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注解〕
(1) 郢:音|ㄥˇ。地名,春秋時楚國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境。
(2) 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見「下里巴人」。
(3) 屬:音ㄓㄨˇ,跟隨。
(4) 和:音ㄏㄜˋ,聲音相應,這裡指唱和的意思。
(5) 陽阿薤露:此指介於高雅及通俗間的歌曲。
(6) 陽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
(7) 引商:加長商音。
(8) 刻羽:削減羽音。
(9) 流徵:為徵音的流轉變化。徵,音ㄓˇ。
(10) 彌:更加。

◣典故說明◥
「陽春白雪」是古代的樂曲名,傳說為春秋時晉師曠或齊劉涓子所作。陽春取其「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義。白雪則取其「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之義。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對話。有一次楚襄王對宋玉說:「我聽到許多有關於你的不好傳言,是不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長言論,馬上就說:「請大王先寬恕我的過錯,讓我先講一段故事。」楚襄王答應了,於是宋玉便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國中能夠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不是因為歌者唱得不好聽,而是因為曲子愈高雅,能夠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樣的,那些批評我的人,不過是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欣賞、了解我的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陽春白雪這種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眾歡迎的例子,來比喻自己高尚不同於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會受到排擠。後來「陽春白雪」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

六十五、答蘇武書:李陵
與子別後,益復無聊。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並為鯨鯢(ㄐ|ㄥ ㄋ|ˊ;無罪而被殺戮的人。)。身負國恩,為世所悲。子歸受榮,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陵心,區區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難刺心以自明,刎頸以見志,顧(但是)國家於我已矣,殺身無益,適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輒復苟活。左右之人,見陵如此,以為不入耳之歡,來相勸勉。異方之樂,秖(祇,只是)令人悲,增忉怛(ㄉㄠ ㄉㄚˊ;悲傷)耳。
1.功大罪小,不蒙明察:最令李陵蒙羞受辱不想苟活的表白
2.妻子無辜,並為鯨鯢:意謂李陵的妻兒被當成不義之人而被殺。鯨鯢,乃指不義之人
3.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比喻李陵所指自己和後代子孫竟要和夷敵同族。先君之嗣乃替指先父的後代子孫
4.左右之人的勸勉,李陵何以認為不入耳之歡:胡人以在說明可以做官享福之語,讓李陵更心痛
5.對漢已失去信念,讓李陵不願返國

六十七、杜牧:阿房宮賦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音:資珠),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音:船),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音:雨)之粟粒。瓦縫參差(音:疵),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1.本段大意:言獨夫驕固而亡國
2.哀傷:後人不知引史為鑑
3.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意謂誰不顧念著家人
4.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意謂肆意詐取,盡情揮霍
5.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意謂重蹈覆轍,不瑕而哀
6.獨夫:乃指眾叛親離之人
7.楚人一炬:係指項羽火燒阿房宮
8.函谷舉:乃指劉邦攻陷咸陽

六十八、賈誼:論積貯疏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1.生之有時:係指生產有一定的季節
2.用之“亡”度:同無,
3.物力必“屈”:擷盡、匱乏
4.至“孅”至悉也:通纖,纖細、詳細
5.阽危者:意謂危險
6.倉廩實而知禮節:意謂富而後教
7.大命將泛,莫之振救:意謂國家將亡,無法拯救。大命乃指國家的命脈
8.天下之大賊:意謂天下匱乏
9.背本而趨末:乃指棄農而重商。本係指農商、末此指商業

六十九、定法:韓非
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國?」

應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於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
1.因“任”而授官:係指才能,依據實際才能授予官位
2.循“名”而責實:乃指官名
3.君無術則“弊”於上:通蔽
4.不可“程”也:乃指比較
5.賞存乎慎法:意謂獎賞施予謹守法律者
6.君無術則弊於上:乃指君主被蒙蔽,而不能知情
7.本段主旨:人君與法術二者不可偏廢

七十、五蠹:韓非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搆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1.本段主旨:治理天下不是只有一種模式法則
2.鑽燧取火以化腥臊:意謂熟食合乎衛生又能增加美味
3.鯀、禹決瀆:意謂疏通水流
4.不期脩古:意謂不期望學習古代的知識方法
5.不法常可:乃指不遵循過去的慣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