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石昌言使北引
往年彭任從富公使還,為我言曰:「既出境,宿驛亭,聞介馬數萬騎馳過,劍槊
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及明,視道上馬跡,尚心掉不自禁。」凡虜所以誇
耀中國者,多此類。中國之人不測也,故或至於震懼而失辭,以為夷狄笑。嗚呼!何
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頓,壯士大馬,皆匿不見,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
奴,吾知其無能為也。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況於夷狄?請以為贈。
1.說大人,則藐之:意謂想對王侯遊說,就要採取藐視的態度。
2.聞介馬數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謂契丹:佈置壯盛,嚇唬中國。
3.中國之人不測也,謂中國使者:不知敵人的虛實。
4.,吾知其“無能”為也:意謂無堅厚的實力可掩藏。
5.本段旨意:說明治國者不可被敵人之威勢所脅迫。

二、辯奸論
昔者羊叔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以吾觀之,王衍之為人,容貌言語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盧杞之奸,固足以敗國,然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以動人,言語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從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1.吾子孫無遺類矣:意謂沒有一個人可以悻存
2.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意謂貴能辯奸
3.與物浮沉:意謂隨俗上下
4.“二公”之料二子:係指山濤、郭子儀
5.不學無文:意謂不學無術,沒有文采

三、心術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音:垂)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1.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意謂無所顧慮就知道死並不可怕
2.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意謂有所侍賴,不會失敗
3.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意謂將兵之術在於:有所恃
4.故善用兵者以形固,與:袒裼而按劍同,意謂坦裸身體拿著劍,有所恃。題幹之意為有所恃、有依靠,
據兵而寢:謂靠著兵器睡覺毫無防備
徒手遇蜥蜴:謂空手遇到蜥蜴無所侍
5.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共有四個動詞,分別為冠、衣、據、寢

四、諫論
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
       非真能訥諫之君。欲君必納乎?嚮之論備矣;欲臣必諫乎?吾其言之︰夫君之
       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
       。聖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猶懼其巽耎阿諛
       ,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書曰︰「臣下不匡,其刑墨」是也。人
       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賞與刑不設,則人之
       情,又何苦而抗天、觸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雖欲以
       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盡得性忠義者而任之?
1.本段大意:為君者當設刑賞以勸臣諫
2.興王賞諫臣:意謂王要能興盛國事,必要能重賞臣子,使其能勇於勸諫
3.臣下不匡:意謂為人臣子不能誆正君王
4.故立賞以“勸”之:通鼓勵
5.巽耎:意謂懦弱害怕
6.其刑墨」是也:意謂要受墨刑。墨為動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