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 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寺黮闇猶承誤, 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 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 獨守千秋紙上塵。
1.律詩
2.本詩主旨:質疑史傳人物的記載不能傳神
3.全詩以功名二字隱涵作者個人的理想與追尋
4.行藏終欲付何人:意謂人的一生行事,誰能如期勤奮數平
5.“區區”豈盡高賢意:指小小的

二、裏仁為美
為善必慎其習,故所居必擇其地。
善在我耳,人何損焉,而君子必擇所居之地者,蓋慎其習也。
孔子曰:“裏仁為美”,意以此與!一薰一蕕,十年有臭,非以其化之之故耶?一日曝,十日寒,無複能生之物。傅者寡,而咻者眾,雖日撻不可為齊語,非以其害之之故耶?善不勝惡舊矣。
為善而不求善之資,在我未保其全,而惡習固已亂之矣。此擇不處仁,所以謂之不知,而裏仁所以為美也。
1.善在我耳,人何損焉:意謂行善在乎益己,別人哪有損及我行為呢?
2.善不勝惡舊矣:意謂好的從來抵抗不過壞的。
3.一日曝,十日寒,無複能生之物:旨在環境的好壞。
4.傅者寡,而咻者眾:意謂阻撓良好教育的力量太大。

三、孤桐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
1.孤高幾百“尋”:即八呎,同士廣八尺,深可四“尋”。
2.本詩為託物言志,寫實。一方面說明孤桐的樣子,另方面又深述自己的心志、抱負。
3.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用以比喻自己愈挫愈勇的剛強性格
4.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用以比喻自身獻身的精神
5.明時思解慍:意謂消除民怨,以達政治清明。

四、推命對
吳處士善推命(算命)知貴賤禍福者,或俾(ㄅ|ˋ;使)予問之,予辭焉。他日復以請,予對曰:「夫貴若賤,天所為也。賢不肖,吾所為也。吾所為者,吾能知之;天所為者,吾獨懵(ㄇㄥˊ;無知)乎哉?吾賢歟?可以位公卿歟?則萬鍾之祿固有焉。不幸而貧且賤,則時也。吾不賢歟?不可以位公卿歟?則簞食豆羹無慊(ㄑ|ㄢˋ;怨恨)焉。若幸而富且貴,則咎也。此吾知之無疑,奚率於彼耶?(何需算命呢?)且禍與福,君子置諸外焉。君子居必仁,行必義,反仁義而福,君子不有也。由仁義而禍,君子不屑也。是故文王拘羑里(|ㄡˇ ㄌ|ˇ;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為商紂囚禁周文王的地方),孔子畏於匡,彼聖人之智,豈不能脫禍患哉?

本段主旨:命不可知、其理猶可知
1.簞食豆羹無慊焉:乃指粗茶淡飯不在於缺少
2.孔子畏於匡:意謂孔子為匡人為困
3.由仁義而禍,君子不屑也:意謂君子對於行仁義而遭禍不屑躲避
4.奚“率”於彼耶:乃指遵循

五、遊褒禪山記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者。有至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1. 段旨 抒此次遊覽之感(感想一)。
2. 注釋
有嘆焉:在對不能盡興遊洞這件事有所感慨。焉,代名詞,於是(「是」稱代盲目
隨人出洞而不能盡興這件事)。
無不在:指廣泛地思考、探求。在,省察。
夷以近:平坦而距離近的地方。夷,平坦。
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在奇特、雄偉、壯麗、不尋常的景象。瑰怪,偉麗奇特。觀,
名詞,景象,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岳陽樓記〉)。
隨以止:即「隨之以止」的省略,跟著別人停止不前。以,而。
而無物以相之:沒有外力幫助他。如電燈、冷氣等外物(或解「而」為「如果」,
然此解恐無必要。)相,音ㄒㄧㄤˋ,動詞,幫助。
力足以至焉:力量足夠達到目的。從語意上觀之,本句莫省略「而不至」三字。
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在這樣的事情落在別人身上,就成為可譏笑的事;而
落在自己身上,則成為值得後悔的事。於,在;為,是。
其孰能激之乎:其,豈(副詞);孰,誰
3. 翻譯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心得,這是因為他們探求思慮得很深入,所以無處不加以省察。平坦而又近的地方,遊客就多;危險又偏遠的地方,到的人就少了。但是世間奇特瑰怪、不尋常的景致,常在危險偏遠而又人跡少至的地方。所以沒有堅定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堅定的意志,能不隨他人停下來,但是體力不夠的人,也不能到達;有了意志和體力,又不隨著他人懈怠,然到了幽深昏暗,看不清楚的地方,如果沒有外力的幫助,也不能到達。(所以成功的關鍵,必須「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三者缺一不可。)體力足以到達卻沒有到達,結果將遭人譏笑,自身也會後悔;(但是如果)自己已經盡了心力卻不能到達,(那麼便)可以不必後悔,又有誰能譏笑我呢?這是我此次遊覽的感想。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 段旨 慨嘆古書亡佚(感想二)。
2. 注釋
余於仆碑:於,對於。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又因此感嘆古書的散失不存。以,因此;夫,語助詞(或作指稱詞,指「彼、那些」,然此解不佳);之,語助詞。
謬其傳:以訛傳訛(=謬傳=傳謬)。謬,副詞,錯誤的。
莫能名:名,動詞,述說。
何可勝道:哪裡能說得盡呢?勝,音ㄕㄥ,盡。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表原因。
3. 翻譯
我又對於倒在路旁的石碑,感嘆古書不能保存,乃至後人以訛傳訛,而不能說明其真相,向這種類似的情形,怎麼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加思慮,並且加以審慎抉擇的原因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