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文,回答第~題。

異史氏曰:「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
者也。且如粉花蕩產,盧雉傾家,顧癡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過,乃是真癡;彼孫子何癡乎!」
(《聊齋誌異‧阿寶》)

本文中的「粉花蕩產,盧雉傾家」,其意為:
流連酒色,悔不當初
吃喝嫖賭,亡財毀家
投資花卉、養殖產業,終究一敗塗地
鶯聲燕語的溫柔鄉,煮酒論功的英雄場

本文中的「性癡則其志凝」,其意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
慧黠過人,凝聚能量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閱讀下文,回答第~題。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論語‧
雍也》)

本文中的「伐」字,最合適的解釋是:
東征西討
步伐迅速
自矜誇耀
打擊敵軍

本文中的「奔而殿」,其意為:
戰敗時殿後掩護撤退
疾奔至皇帝殿前稟報
勇往直前卻落為殿軍
急忙中逃到佛殿躲避

閱讀下文,回答第~題。

林海音的〈蟹殼黃〉寫下一則食物與離散的故事。小說中的「家鄉館」,以大陸地區的小吃招
徠客人。館中三位成員,廣東人賣蟹殼黃,山東人賣小籠包,老北平負責打雜。林海音寫道:「這
家鄉館,是算哪個的家鄉呢?……廣東人和山東人卻做著江南風味的蟹殼黃和小籠包子,戲班出
身的京油子卻當了店小二」。作家靜靜觀察三個人的你來我往。他們顯然都不是科班出身,由於
□□□□,湊在一起,因此不免時生□□,直到羅東來的女工加入,故事才有了□□□□的轉折。

林海音自己就有段不平凡的遷徙經驗。她是苗栗客家人,生於日本大阪,長於北平。在人文薈
萃的故都,林海音求學、就業、成家,度過心目中的「黃金時代」。一九四八年,林與丈夫夏承
楹帶著三個孩子回臺,開始另一段精采人生。這雙重背景,使她既能自臺灣人眼光看大陸,又能
用大陸人眼光看臺灣,因而使她的作品透露出少見的世故與包容。

〈蟹殼黃〉這樣的故事寫時代的偶然,寫族群的融合,充滿有情觀照。而小說歸結到由食物
所連成的因緣,廣東人與羅東女工終成佳偶,更說明林海音身為女性作家的巧思—穿衣吃飯果然
都是學問。 (改寫自 王德威〈食物的旅程〉)

本文中空格處依序最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際遇使然/齟齬/柳暗花明
風雲際會/波折/差強人意
陰錯陽差/誤會/真相大白
命中注定/衝突/撲朔迷離

根據上引文字,〈蟹殼黃〉裏,林海音寫道:「這家鄉館,是算哪個的家鄉呢?」其所蘊含的
旨意當為:
家鄉館掛羊頭賣狗肉,名實不符,必須批判
故事中主人翁們均半路出家,廚藝平平,不足稱道
家鄉館賣的食物不道地,讓期待家鄉味的林海音深感失望,故而感歎
主人翁們做不是自己家鄉的食物,反映臺灣族群之間揉合、交融的現象

本文敘述林海音的生平、作品,其用意不包括:
描述林海音曲折的人生歷程
凸顯林海音對故都生活的追憶
交代林海音文學雙向度視野的形成背景
說明林海音文學何以具有通達世情的包容性

葛洪《抱朴子》有言:「雖云色白,匪染,弗麗;雖云味甘,匪和,弗美。故瑤華不琢,則耀
夜之景不發;丹青不治,則純.(古代名劍)之勁不就。火則不鑽不生,不扇不熾;水則不
決不流,不積不深。故質雖在我,而成之由彼也。」

下列解說何者最接近本段文字的意旨?
進行各種工作之前應先備妥足夠的材料
後天人為的機巧智謀會破壞先天本質的拙樸
事物會受到所處環境的薰陶而產生各種變化
良好的材質仍須經由錘鍊琢磨才得以鍛造成美器

語文中有些關鍵字用來表示被動的句式,例如《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
人所制」,句中的「為」字即被動用法。

下列文句中引號內的字,屬於被動用法的是: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霑泥,鱗鱗居大廈」,本詩的意旨與
下列選項何者最為近似?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詩〉)
蛙聲近過社,農事忽已忙。鄰婦餉田歸,不見百花芳 (崔道融〈春墅〉)
素絲非常質,屈折成綺羅。敢辭機杼勞,但恐花色多 (闕名〈作蠶絲〉)
昨日到城郭,歸途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蠶婦〉)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10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

B D C A A
D B D C D

備  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