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名師的3本存摺

 

=「舞台經驗」+「秀課魅力」+「補教人脈

 

 擷取

 

「講台如秀場」魅力十足就有市場!邱德老師在補教界入行年紀有些晚,剛開始在補習班教書時非常辛苦,要成為一位補教名師,「舞台經驗」、「秀課魅力」、「補教人脈」,這三項因素都需要時間的累積。但或許是邱德老師的潛力無限與拚勁十足,在每一個「職場撞牆」的過程中,都可以展現「快速學習的成果」,繳交超過標準的績效,也因此得到補習班老闆的栽培與提攜。

 

曾經有位補教界重量級的前輩老師告訴過邱德老師:「抗拒誘惑何其難?當補習班名師們站在講台上時,是完全沈浸於虛幻的掌聲之中的;看到老闆給的白花花銀子,在決定付出自己的生命和時間時,『咕嚕』就是名師們最終的命運。」

 

20年過去了,當邱德老師發現自己在課堂上,能讓一班一、二百個學生對你投以如癡如醉的眼神時,就會捨不得放下麥克風,捨不得離開講台,「那種感覺是很迷人的。」抗拒不了誘惑之後,一班就會變二班,二班就會變三班,三班就會變四班,慾望會讓自己開的班數像細胞繁殖般的不斷增加,生活也就淪陷在周而復始的趕課中。

 

好累喔!邱德開始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我快要變成『咕嚕』了嗎?

 

職場人生就在於自我價值的發現,邱德老師一再省視自己的教學態度,發現人生真的不是以名利來衡量的。人生如果沒有「活出自己的價值」、擁有對人生的熱情,這樣的成功充其量也是短暫與麻痹,不會是真正的成功。

 

25歲探索、30歲深耕、35歲開花、45歲結果,這原本是邱德老師的事業地圖,清晰鋪陳。我的父親是那種很務實的生意人,他曾經告訴過邱德:成功的人,首先要夠「呆」,因此不會自作聰明把路走窄;成功的人絕對夠「謙卑」,所以才能不畏挑戰且永無止盡地學習;成功的人,絕對夠「單純」,才不會因為過分複雜的目標而分散有限的心力。

       

我深刻體會:當人逐漸到了一個地位,會漸漸發現,當初吸引你的那個頭銜、那張名片非常淺薄……成功不是來自目標設定,而是來自某種態度與個性。「態度」吸引貴人,在「態度」這個大戰略原則之下,其它次要的戰術才能發揮真正的功效。另外,成功的人的焦點,並不在「自己」身上,他們注視著自己以外的某個更大更重要的原則。比如家庭、比如服務的理念、比如社會前進的可能性。

    

「星星教導我們如何行事低調,它們雖然與太陽同樣高懸天際,但從未與太陽的明亮正面對抗。」

       

邱德老師想到一個曾經在上課時講過的小故事:

有一個小和尚,有一天坐在廟前化緣,許多人經過他的面前,都對他行禮致意,一開始,第一個人走過去,向他行禮,他心想可能是偶然,接下來第二個、第三個走過去時,亦不約而同地向他致意,他開始覺得,應該不會這麼湊巧吧!小和尚進入廟裡,拿起銅鏡,看著鏡中的自己,認為自己的確長得相貌堂堂,頗有大師的威儀,於是他洋洋得意,面有傲氣,逢人就誇稱自己是得道高僧。

 

半年後,廟宇遷移,小和尚依然坐在原地化緣,經過的人,不再向他行禮致意,他才赫然發現,原來人們尊重的是他身後廟宇裡的神佛,而並非是他這個自以為是的小沙瀰!   

 

凡是喜歡說大話的人,大都沒有什麼真實的本事,這是一種心理補償的原理,因為他們必須用浮誇炫耀,來掩飾自己的缺點,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因此,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就算是不說一句話,別人也不敢忽視他的存在!

 

補教業是個再現實不過的地方。老師站上講台,如果在三十分鐘內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幾乎就等於被宣告出局。

 

為了要贏得花錢來上課的學生們的注意力,老師們無所不用其極。不能靠講學內容吸引學生目光的老師,只好各出奇招,甚至傳出有自掏腰包買些小贈品賄賂學生的事情。但這些另闢蹊徑的招式通常不持久,時日一長,被學生看破手腳,底子不夠厚實的老師們,終究會「溺斃」在茫茫的補教大海中。

 

那『咕嚕』是什麼呢?

 

電影裡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咕嚕,以他喉間發出的聲音命名為咕嚕,他的壽命因至尊魔戒力量而得以延長,因此,他渴望能夠擁有至尊魔戒。奪得至尊魔戒後的咕嚕十分興奮,末日裂縫邊緣手舞足蹈,他失去了平衡,墜入末日火山的火燄當中。隨著他最後呼喊一聲:「寶貝」,至尊魔戒連同咕嚕被摧毀。

最後,回到最重要的一項態度特質。身在職場裡不能只是了解環境,更要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自己的優點。邱德老師的體會是:35歲之前,去想自己屬於什麼「領域」都還太早,25歲到35歲是專注在深耕自己專業的年紀,其他都是次要。但是過程的重點在於「認識自己是誰」,而不是一味羨慕主流價值的標準,也不需要太去受到周圍雜音的影響。

       

40歲以後的邱德老師,思考是為了親近自己。唯有貼近自己,才能傾聽內心最深層的聲音;才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光發熱的那一片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