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每週一語
人生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挑戰中超越前行。

目前分類:唐宋詩詞名作賞析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杜甫*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詩:五言古詩
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
  蘭葉春葳蕤, 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 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九齡遭讒貶謫後所作的《感遇》詩十二首,樸素遒勁,寄慨遙深。此為第一首,詩以比興手法,抒發了詩人孤芳自賞,不求人知的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突出了兩種高雅的植物──春蘭與秋桂。屈原《九歌‧禮魂》中,有「春蘭與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句。張九齡是廣東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換成了秋桂,師古而不泥古。蘭桂對舉,蘭舉其葉,桂舉其花,這是由於對偶句的關係,互文以見義,其實是各各兼包花葉,概指全株。蘭用葳蕤來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紛披的意思,「葳蕤」兩字點出蘭草迎春勃發,具有無限的生機。桂用皎潔來形容,桂葉深綠,桂花嫩黃,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潔淨的感覺。「皎潔」兩字,精煉簡要地點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徵。

  蘭桂兩句分寫之後,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統,不論葳蕤也好,皎潔也好,都表現出欣欣向榮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爾為佳節」又由統而分。「佳節」回應起筆兩句中的春、秋,說明蘭桂都各自在適當的季節而顯示它們或葳蕤或皎潔的生命特點。(「自」當「各自」解,「爾」當「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潔」。)這裡一個「自」字,不但指蘭桂各自適應佳節的特性,而且還表明了蘭桂各自榮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質,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筆。

  起首四句,單寫蘭桂而不寫人,但第五句卻用「誰知」突然一轉,引出了居住於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蘭桂風致為同調的隱逸之士。「誰知」兩字對蘭桂來說,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美人由於聞到了蘭桂的芬香,因而發生了愛慕之情。「坐」,猶深也,殊也。表示愛慕之深。詩從無人到有人,是一個突轉,詩情也因之而起波瀾。「聞風」二字本於《孟子‧盡心篇》,其中說:「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張九齡就把這章中的「聞風」毫不費力地拉來用了,用得這樣恰如其分,用得這樣自然,用得這樣使讀者毫不覺得他在用典故,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後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轉折。林棲者既然聞風相悅,那末,蘭桂若有知覺,應該很樂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賞了。然而詩卻不順此理而下,忽開新意。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它們的本性,而並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很清楚,詩人以此來比喻賢人君子的潔身自好,進德修業,也只是盡他作為一個人的本份,而並非借此來博得外界的稱譽提拔,以求富貴利達。全詩的主旨,到此方才點明;而文章脈絡也一貫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與這裡的「草木有本心」互為照應;上文的「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又與「美人折」同意相見。這最後十個字,總結上文,滴水不漏。

  古體詩而只寫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張九齡在寥寥短章中,獅子搏兔,也用全力。詩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轉,七八句是合,結構嚴謹。而且做到了意盡詞盡,無一字落空。表現形式上,運用了比興手法,詞意和平溫雅,不激不昂,使讀者毫不覺得在詠物的背後,講著高雅的生活哲理。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吳江:今江蘇縣名,在蘇州之南,太湖之東。?秋娘渡與泰娘橋:都是吳江地名。?銀字笙:笙上用銀作字以表示音色的高低。?心字香:褚人獲《堅瓠集》:「按心字香,外國以花釀香,作心字焚之。」?這三句是說歲月流逝,如今歸期難卜,將無形化為有形,生動形象。

上片起首,「一片春愁待酒澆」,詞人漂泊在外,在這春光明媚的季節思歸之情更是難以抑制。坐在船上行駛在江中,看到岸邊酒樓的酒旗正迎風招展,招襪顧客,心中不由地想借酒澆滅這濃濃的思歸之情。船兒渡過了秋娘渡與泰娘橋,偏偏又遇上這「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的惱人天氣,更加增添了旅人的春愁。

下片想像歸家後的溫暖生活:有人給自己洗客袍,調銀字笙,燒心字香,何等地美滿愜意唉,現在還不能回去,還是獨自一人漂泊不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匆匆而去,「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挑,綠了芭蕉」,時光遠遠地將人拋在後面,歲月不饒人啊!不信你看那紅紅的櫻挑和綠綠的芭蕉,春天即將逝去,夏天就要到了。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二句將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轉化為具體可感的事物,生動形象深受後人喜愛。

周密:玉京秋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淒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淒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歎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閒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寄古西樓淡月。

【註釋】
?長安:此處借指南宋京城臨安。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達祖*雙雙燕·詠燕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這首詞歷來被人推崇為詠物傑作,也是史梅溪的代表作。全篇以白描手法描繪春社過後燕子雙雙飛回舊巢戲弄春光的神態,進而以燕子的歡樂反襯閨中思婦的孤寂;並寄寓著諷喻南宋朝廷耽於逸樂不圖恢復使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意。
  「過春社了」,點明燕子歸來的時間。「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燕子揣度高樓深院,「簾幕無重數」之中,經過一個冬天,積下來的塵也冷了。為什麼呢?如果這裡的主人也成雙成對,生活得熱乎乎的話,就不至於「塵冷」了。這裡從燕子的揣度暗示這裡的主人是空閨獨守的。這就為末尾寫人作了伏筆,又為下文的「欲住」「試入」「還相」「又……商量不定」立了張本。可見開頭三句是很重要的鋪墊。接著是「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差池」語出《詩經》,本有成雙成對之意,已暗點了題。燕子因見「塵冷」,故只是「欲住」,終於還是「試入」了。這人格化的描寫把它們的心理、神情寫得維肖維妙。「相並」一詞,明點出「雙雙」來,也繪出它倆親暱之狀,以此反襯閨中人之孤獨。這一筆寫從巢外入巢內的過程,下一筆則寫入巢後的行動。「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因「塵冷」,有今非昔比之感,故到處相望,又「商量不定」。「商量」一語,內涵豐富,既對舊巢感慨,又對未來籌劃。這細膩的描寫把這雙燕子寫得活像一對小夫妻在選擇安樂窩。「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兩句把燕子雙雙飛舞、戲弄春光的情景寫得生動極了。「飄然」繪出燕子輕盈的體態與舞姿,加上「快拂」,在花梢上飛快掠過。這「快」字還有快活、無憂無慮意,也反襯了閨中人的憂傷。「紅影」緊承「花梢」而來,又與「翠尾」相襯映,色彩十分鮮明。「分開」一詞,用得有力而藝術。上句寫輕快,下句寫矯健。至此,雙雙燕的形象十分豐滿突出。整個上片分四層,層次清楚,動靜交錯,描寫細膩,生動傳神。

  過片緊承上意,繼續寫燕子在廣闊空間嬉戲春光。「芳徑」是「花梢」「紅影」的續寫。「芹泥雨潤」是進一步開拓。燕子本愛用芹泥築巢,但這對貪玩的燕子,卻「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這與上片「飄然」二句照應,把燕子的輕盈矯健作進一步的描寫。「愛」「爭」「競」等詞,又以擬人法寫它們簡直玩得狂熱了,面對「雨潤」的「芹泥」也不顧修巢,當然不會記得為人捎信哪!這就為下文作了準備。真是層層鋪墊,絲絲入扣。而雙燕的活潑頑皮形象可謂寫足了!玩夠便回巢,「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歸晚」是一日時光的概括,「看足」是嬉戲春光的概括。「紅樓」照應「簾幕中間」,是「舊巢」所在地,「柳昏花暝」照應「芳徑」,前後照應巧妙自然,全無斧鑿痕跡。王國維稱之為「化工」之筆。玩夠了,回巢當然就甜甜地睡一覺哪,「應自棲香正穩」,「應」是「敢情是」之意,猜測也。誰猜測?作者?閨中人?都合理。理解為閨中人猜測的話,那「便忘了、天涯芳信」就是一種埋怨的口氣:你這燕了呀,為了貪玩,就連傳信這麼重大的事都竟忘了!害得我「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這樣則更為親切。「翠黛雙蛾」在此指獨守空閨的思婦。這兩句是由寫燕轉入寫人。全詞用了大部分篇幅寫燕之相親相愛,歡快玩樂,反襯最後幾句寫人之空閨獨守,愁盼歸鴻。如此結束,韻味悠長。
  陳匪石認為「紅樓歸晚」以下六句是「譏不思恢復、宴安鴆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並說「居然《春秋》之筆」。可見寄托遙深正是本詞主要特色,亦梅溪詠物詞價值所在。

史達祖|綺羅香|春雨
做冷欺花, 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 愁裏欲飛還住。 驚粉重、 蝶宿西園, 喜泥潤、 燕歸南浦。 最妨它、 佳約風流, 鈿車不到杜陵路★1
1鈿車:以金花為飾的車子。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
。 ○沈沈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案:元本誤奪「晚」字。】急, 難尋官渡★2
2春潮晚急:韋應物《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官渡:官府置船以渡行人處。
。 隱約遙峰, 和淚謝娘眉嫵★3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首詞寫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很是感人,詞前的小序對寫作時間、地點及寫作動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歎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白石到達揚州之時,離金主完顏亮南犯只有十五年,當時作者只有二十幾歲。這首震今爍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肖德藻(即千巖老人)稱為有「黍離之悲」。《詩經·五風·黍離》篇寫的是周平王東遷之後,故宮恙浮,長滿禾黍,詩人見此,悼念故園,不忍離去。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住初程。」「淮左名都」:宋朝設置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淮南東路稱淮左,揚州是淮南東路的治所。「竹西」是揚州城東的竹西亭,是揚州的一處古跡。詞一開始就點出揚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環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勝,這一切吸引著詞人在開始的旅程中下馬駐足停留。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詞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觀賞古跡,但看到的卻是一番淒涼荒蕪的景象。杜牧《揚州》詩描寫揚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在《贈別》詩中又說:「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昔日的揚州如此風光綺麗,而如今的揚州卻是一片青青的薺菜和野麥了。「薺麥青青」,襯托出昔日的亭台樓閣已蕩然無存,這裡的居民也已在戰亂中死亡或逃散,無比蕭條。

姜夔*暗香
仙呂宮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命之曰《暗香》、《
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南宋紹熙二年(1191)冬天,姜夔在大雪中到蘇州探訪老詩人范成大。范家有花圃,深院寂寂,有玉梅幾樹。姜夔在這裡寫成《暗香》》《疏影》兩首讚賞梅花之作。詞學家歷來對這兩首詞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多數人認為是姜夔懷念情人之作,這個說法比較合理。姜夔關於他的愛情故事的敘述,總是隱隱約約,語意閃爍,但那個人的影子卻常常出現在姜夔的作品中。姜夔在這兩首詞裡巧妙的運用一些和梅花有關的歷史典故,並參酌或凝縮一些著名作品佳句,從不同角度來描寫梅花的特色,從而寄托自己對情人的懷念。他覺得梅花是情人的象徵情人是梅花的化身,這種感覺在兩首詞中表現的比較清楚。清代學者劉熙載認為姜次的特點是幽韻冷香。在姜夔心目中梅花可能就有幽韻冷香的氣質。如借用劉熙載的語言來分析這兩首詩,也可以說《暗香》著重寫清冷的氣質,《疏影》著重寫幽靜的氣質。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棄疾*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翻譯】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
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裡,一片蛙聲,好像是在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剷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繫馬,此地曾輕別。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陽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
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註釋】
  ?纖纖:比喻足。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棄疾*南鄉子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註釋】
兜鍪:即頭盔,此處借指士兵。坐斷:佔據、割據。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他一生為抗金收復地事業嘔心瀝血,詞作中充滿了抗金豪情和戰鬥精神,也充滿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患和抗敵鬥志遭壓迫的苦悶。由於胸懷民族大業,放眼千古興亡,傳達豪情義憤,他的詞豪放磅礡,沉雄悲壯,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這首詠史詞以三國舊事來抒發對時局的憂患,充分展示了辛詞豪放的風格。

上闋首先一問一答: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詞人登上高高的北固樓,放眼望去是美好的神州風光,這牽發了他的聯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想到了國家的盛衰,千古的興亡,正好比悠悠東逝的長江水,滾滾流不盡,令人惘悵感喟不已。這最後一句, 化用了杜甫
《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用得不落痕跡,貼切自然。

上闋是落筆眼前引遐思,下闋則縱懷遠古寄豪情,「年少萬兜,坐斷東南戰未休」,「年少」指孫權,他繼承孫策為吳國之主時年方十九, 但已統率著數萬軍
隊,割據東南一方,連年抗擊著敵人的進攻。「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這是用了《三國誌》中的一個典故,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耳」,指只有號稱天下英雄的曹劉才是孫權的對手。「生子當如孫仲謀」,
「仲謀」是孫權的字, 這又用了一個典故,

《三國誌》中曹操讚歎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此處讚歎孫權的雄才大略,實際上暗指類似東吳佔據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沒有出一個象孫權那樣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對比,令詞人慕古傷今,憂患惘悵。

這首詞時空縱橫開闔,氣勢宏大,融典故入詞, 毫無斧鑿印跡, 寄情委婉深沉,與典故合而為一,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弋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弔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歎流年又成虛度。

  乾道八年(1172),陸游四十八歲,那年二月,由夔州(治今四川奉節)通判轉任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的幹辦公事兼檢法官。同年十月,因王炎被召還,幕府遭解散,游於十一月赴成都上新任。宣撫司治所在南鄭(今陝西漢中),是當時西北前線的軍事要地。陸游在這裏任職,有機會到前線參加一些軍事活動,符合他的想效力於恢復舊山河事業的心願。所以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鄭生活,成為他一生最適意、最愛回憶的經歷。

  這首詞是陸游老年居家,回憶南鄭幕府生活而作。陸游在南鄭,雖然主管的是文書、參議一類工作,但他也曾戎裝騎馬,隨軍外出宿營,並曾親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認為過的是從軍生活。那時候,他意氣風發,抱著「莫作世間兒女態,明年萬里駐安西」(《和高子長參議道中二絕》)的一舉收復西北失地的雄心。詞的上片開頭幾句:「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都可以從他的詩中得到印證:「如《書事》的「雲埋廢苑呼鷹處,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懷》的「柳陰夜臥千駟馬,沙上露宿連營兵。胡笳吹墮漾水月,烽燧傳到山南城」,《秋懷》的「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等等。上面幾句詞寫得極為豪壯,使人頗感振奮。但全詞感概,也僅止於此。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來多誤」,突然轉為對這種生活消失的感慨。其一反前文的情況,有如辛棄疾《破陣子》詞結尾的「可憐白髮生」一句。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紈?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為本句詞語的出處;作者《觀大散關圖有感》的「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二十抱此志,五十猶臒儒。..丈夫畢此願,死與螻蟻殊。志大浩無期,醉膽空滿軀」,則可為本句內容的註腳。這猶如一個晴空霹靂,作者的豪氣與熱情頓時灰飛煙滅。

  承上片的歇拍,下片寫老年家居江南水鄉的生活和感慨。「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願望落空,作者被迫隱居家鄉,泛舟鏡湖等地,以自我解悶消遣。與他的《鵲橋仙》詞寫的「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漁父》詞寫的:「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逢。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意境相同,只是說得更為簡淡而已,其失落感躍然紙上。「漫悲歌、傷懷弔古」,以自我寬解作轉筆。「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歎流年又成虛度。」無奈「抽刀斷水水更流」,自我寬解反而更愁,只好..,又回到感慨作結。為什麼無際的江南煙波的美景,還不能消除對秦關的嚮往?老年的隱居,還要怕什麼流年虛度?這就是因為愛國感情強烈、壯志不甘斷送的緣故。這種予盾,是作者心靈上終生無法彌補的創痛。他對秦關、漢苑的關注,緣於何?正如他的《洞庭春色》詞寫的:「洛水秦關千古後,尚棘暗銅駝空愴神。」《聞雁》詩寫的:「秦關漢苑無消息,又在江南送雁歸。」一句話,就因為這些河山長久無法收復。

  這首詞上片念舊,以慷慨之情起;下片寫現實,以沉痛之情結。思想上貫穿的是報效國家的紅線,筆調上則盡力化慷慨與沉痛為閑淡,在作者的詞作中,是情調比較寧靜、含蓄的一首。


陸游●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無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敦儒·鷓鴣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詞作鑒賞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後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也。」終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疏狂」二字為本詞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羈之謂也。詞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態度如此,故爾充分顯現其性格與生活態度的這首詞,藝術風格亦復如此。「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語「清都」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即傳說中天帝之宮闕者是。「山水郎」,顧名思義,當為天帝身邊主管名山大川的侍從官。可以名正言順地盡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個是「天教分付與疏狂」!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淵明之所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田園居》五首其一)一意。陶淵明之後,隱逸詩人、山水詩人們各騁才力,所作名章雋語,即便不逾萬數,也當以百千計,但象朱敦儒這樣浪漫、超現實的奇妙構思卻並不多見。
 
  詞的下片用獨特筆法為讀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我們又一個「謫仙人」。他連天國的「玉樓金闕」都懶得歸去呢,又怎肯拿正眼去看那塵世間的王侯權貴!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蕈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註釋】
?玉簟:光華如玉的蓆子。
?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清照《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邦彥·六丑
正單衣試酒,悵客裡、光陰虛擲。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這首詞並非泛泛詠落花,而是抒發對花落後的「追惜」之情,更是對自己「光陰虛擲」的「追惜」之情。詞寫得極有特色,與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有異曲同工之妙,頗值一讀。

  詞作上片抒寫春歸花謝之景象。開首二句,「正單衣試酒,悵客裡、光陰虛擲」,點明時令、主人公身份,抒發惜春心情。「試酒」,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戶部點檢所十三酒庫,例於四月初開煮,九月初開清,先至提領所呈樣品嚐,然後迎引至諸所隸官府而散。」這裡用以指時令──農曆四月初。長期羈旅在外的詞人,值此春去之際,不禁發出虛度光陰的感嘆,寫來含渾而不顯露。「正」字、「悵」字直貫全篇。「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過翼」,以鳥飛作比喻,形容春歸之迅速,這三句一句一轉:「願春暫留」,表示不忍「虛擲」,珍惜春光;「春歸如過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飛鳥,竟成「虛擲」;「一去無跡」,不僅快如飛鳥,更無影無蹤。「一去」二字,直說到盡頭,不留餘地。隨著句意,惜春之情愈轉愈深。周濟評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錘百煉,以下如鵬羽自逝」(《宋四家詞選》)。以上五句寫春去,是題前之筆。接下陡然提出:「為問花何在?」一筆噴醒,又輕輕頓住。譚獻認為:「『為問』」三句,搏兔用全力」(《詞辨》卷一)。陳廷焯指出:「……此處點醒題旨,既突兀,又綿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覆纏綿,更不糾纏一筆,卻滿紙羈愁抑鬱,且有許多不敢說處,言中有物,吞吐盡致」(《白雨齋詞話》卷一)。其實從下句「夜來風雨」至上片結束,皆從此一問而出,振起全詞。「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二句,正面寫落花。「傾國」,美人,這裡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亞之《異夢錄》:「王炎夢遊吳,同葬西施。」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這裡本應說吳宮,但為律所限,故借用「楚宮」。這三句既寫因夜來風吹雨打,使落花無家,更寫由於落花是無家的,所以雖有傾國之美姿,也得不到風雨的憐惜。這裡是人與花融合來寫,以花之遭際喻羈人無家、隨處飄零之身世。這三句一開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矛盾與苦悶。「釵鈿墮處遺香澤」以下六句,大力鋪開,盡情寫薔薇謝後的飄落情況。「釵鈿墮處遺香澤」,這裡是以美人佩戴的「釵鈿」喻落花,化用徐夤《薔薇》詩:「晚風飄處似遺鈿」句意,零落之餘,只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落花飄零是慘景,而以「桃蹊」、「柳陌」來襯托,卻顯得極有情致。接下側寫一筆:「多情為誰追惜?」「為誰」,即誰為。春去花殘,觀賞者都已散去,應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二句一轉,蜂蝶無知,不知「追惜」,然而它們卻以媒人、使者的身份「時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過以上描繪,把薔薇雖然凋謝而香氣猶存,春

  天雖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寫得韻味盎然。詞作上片特用問語「為問花何在」、「多情為誰追惜」,加以強調,以突出「無家」與「無人追惜」之意,由此見出內中隱含詞人自己的身世遭際之感。

  詞作下片著意刻畫人惜花、花戀人的生動情景。「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開首二句起襯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詞人不忍辜負蜂蝶之「時叩窗隔」,於是走出室內,來到東園,只見園內花事已過,碧葉茂盛,一片「花落」後「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陰虛擲」、春天「一去無跡」之實況。「靜珍叢底,成嘆息,」寫人惜花。為了「追惜」,詞人靜靜地繞著薔薇花叢,去尋找落花所「遺」之「香澤」。「成嘆息」三字總括一切,承上啟下。「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三句,為一嘆,寫花戀人。花已「無跡」,但有「長條」,而「故惹行客」,話別「牽衣」,有同病相憐之意,也寫出「行客」之無人憐惜、孤寂之境況。無情之物,而寫成似有情,雖無中生有,卻動人必弦,感人至深。「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四句,為二嘆。在「長條」之上,偶然看見一朵殘留的小花,詞人以為這就是打算與其話別者。雖然「殘花」本不是「簪巾幘」之物,然而「行客」卻頗受感動,故「強」而「簪」之。然而這哪裡比得上它當初盛開時插在美人頭上之嫵媚動人呢?殘英強簪,令人回想花盛時之芳姿,映帶凋謝後之景況,有無限珍惜慨嘆之意。這既是慨嘆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嘆自己的「光陰虛擲」、「人老珠黃」。詞作寫至此,詞人如夢初醒,似有所覺悟,又有無可奈何之感。最後三句「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為三嘆。詞人因終不願落花「一去無跡」,所以又對花之「漂流」勸以「莫趁潮汐」,冀望「斷紅」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隨潮水流去,那上面題的相思詞句,就永遠不會讓人看見了。「何由見得」,即何由得見,流露了依依不捨的深情蜜意。這裡活用紅葉題詩故事,借指飄零的花瓣。對以上所寫,周濟評曰:「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殘英』,偏惜欲去之『斷紅』」(《宋四家詞選》)。末句復用問語,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滯。譚獻曰:「結筆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獨」(《詞辨。

  這是首「惜花」之詞,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詞構思別緻,充分利用慢詞鋪敘展衍的特點,時而寫花,時而寫人,時而花、人合寫,時而寫人與花之所同,時而寫人不如花之處。迴環曲折、反覆騰挪地抒寫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傷自悼的游宦之感。黃蓼園曰:「自傷年老遠宦,意境落寞,借花起興。以下是花是己,比興無端。指與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極而天工生矣。結處意致尤纏綿無已,耐人尋繹」(《蓼園詞選》)。評論較妥切,可參考。

周邦彥*花犯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裏。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賀鑄‧六州歌頭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聞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兄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賀鑄在和州(今安徽和縣一帶)任管界巡檢(負責地方上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捕捉盜賊等的武官)。雖然位卑人微,卻始終關心國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亂,新黨變法的許多成果毀於一旦;對外又恢復了歲納銀絹、委屈求和的舊局面,以致西夏騷擾日重。面對這種情況,詞人義憤填膺,又無力上達,於是揮筆填詞,寫下了這首感情充沛、題材重大、在北宋詞中不多見的、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豪放名作。

  上片回憶青少年時期在京城的任俠生活。「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是對這段生活的總括。以下分兩層來寫:「肝膽洞,……矜豪縱」是一層,著重寫少年武士們性格的「俠」。他們意氣相投,肝膽相照,三言兩語,即成生死之交;他們正義在胸,在邪惡面前,敢於裂眥聳發,無所畏懼;他們重義輕財,一諾千金;他們推崇勇敢,以豪俠縱氣為尚。這些都從道德品質、作人準則上刻劃了一班少年武士的精神面貌。由於選取了典型細節:「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等,寫得有聲有色,並不空泛。「輕蓋擁,……狡穴空」是又一層,側重描寫少年武士們日常行為上的「雄」。他們駕輕車,騎駿馬,呼朋喚友,活躍在京城內外。斗(d?u)城:漢代長安按南鬥,北斗形狀建造,故名;此指北宋東京。他們隨時豪飲於酒肆,且酒量極大,如長虹吸海。「春色」此處指酒。有時,他們又攜帶弓箭,「呼鷹嗾犬」,到郊外射獵,各種野獸的巢穴頓時搜捕一空。武藝高強,更襯托出他們的雄壯豪健。這兩層互相映襯,寫品行的「俠」寓含著行為的「雄」,而寫行為的「雄」時又體現了性情的「俠」,非自身經歷難寫得如此真切傳神。筆法上極盡鋪敘,如數家珍,接著僅用「樂匆匆」三字即輕輕收束上片,賀鑄不愧大手筆。

  下片開頭「似黃粱夢」過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對過去的回憶,又把思緒從過去拉回到今天的現實中來。過去的生活雖快樂,然過於匆匆,如夢一樣短暫。離開京城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已是中年,自己的境況又如何呢?長期擔任相當漢代冗從的低微官職,為了生存,孤舟飄泊,只有明月相伴。歲月倥傯,卻像落入囚籠的雄鷹。一籌莫展。每天只能做些案頭打雜的粗活,其保家衛國的壯志,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沒了。而且像這樣鬱鬱不得志的下層武官並非詞人一個,「鶡弁如雲眾」。這就找出了造成這種現象的社會原因,指責了浪費人才、重文輕武的北宋當權者。「笳鼓動,漁陽弄」,點明宋朝正面臨邊關危機。「思悲翁」,一語雙關;既是漢代有關戰事的樂曲名,又是詞人自稱。四十歲不到,他卻感到自己老了,一個「思」字,寫盡了對自己被迫半生虛度、寸功未立的感慨。當年交結豪傑、志薄雲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銳氣已銷磨許多,然而也成熟許多。其內心深處仍蘊藏著報國壯志,連身上的佩劍也在西風中發出怒吼!然而,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環境中,他「請長纓,系取天驕種」的心願只能落空。不是「不請」,而是「不能請」,或「請而不用」!於是詞人只有滿懷悲憤,恨恨地登山臨水,將憂思寄於琴弦,把壯志托付給遠去的鴻
  雁。詞人的萬千感慨都寄托在這有聲的琴韻和無聲的目光之中了,其哀、其憤何其幽深!因為這是一個憂國憂民、報國無門的志士的無奈與悲憤,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王觀*卜算子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註釋】
纖雲弄巧:纖薄多變的雲彩。
飛星:流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秋風。玉露:夜露。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上面這首著名的《鵲橋仙》是北宋文學家、詞人秦觀的代表作。全詞大意是:

「舞動的彩雲,飛翔的流星,為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悄悄傳遞著愛情的信息。迎著金秋的微風,踏過晶瑩的夜露,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盡情地擁抱。長久的渴望,無限的思念,永恆的相愛,傾情一聚在今夜。縱然是一年一度良宵苦短,卻早已勝過了人間那無數愛情的遊戲。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秦觀*踏莎行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詞寫於郴州(今湖南郴州市)貶所。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它都贏得了讀者心靈的「同頻共振」。據說蘇軾頗愛詞的結尾兩句,嘗自書於扇云:「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詩人玉屑》引《冷齋夜話》)黃庭堅雖對「斜陽暮」三字重出略感遺憾,卻也讚歎:「此詞高絕。」(《苕溪漁隱叢話》引《詩眼》)而清代的陳廷焯則著以「猶為入妙」的評語(《白雨齋詞話》)。可見其藝術魅力是如何經久不衰。

詞一開篇,便展示了一個令人傷心慘目的朦朧世界:霧氣瀰漫,月色淒迷,以至樓台與津渡都隱沒不見,除了朦朧一片,便是一片朦朧。這不能不使登高遠眺的作者產生歸路茫茫之感。他想遁離這紛爭不止、憂患無已的人世,然而,「桃源望斷無尋處」,哪裡有他所殷殷嚮往和孜孜以求的世外「桃源」?「望斷」二字,寫出了作者對世外桃源的鍥而不捨的尋覓、追求以及這種尋覓、追求之徒勞。其實,即便真能尋覓到「怡然有餘樂」的世外桃源,作者以一介罪臣的身份又豈能高蹈而去?不是嗎?他心寄桃源,卻身系孤館:「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曰「孤館」,其孤苦、寂寞之情已見,而「孤館」,為「春寒」所鎖,則又添了幾多幽冷、幾多淒涼?不僅如此,此際恰值薄暮時分,更有那杜鵑啼歸,其聲哀切;斜陽西沉,其色慘淡。氛圍若此,仕途順利尚能忍受,何況被馮煦稱為「古之傷心人」的逐臣呢?這裡,「可堪」二字下得何等滯重!它如泣如訴,既是無奈之極的悵問,也是沉痛之至的歎息。難怪王國維會覺得「淒婉」猶難盡其概,而要目之為「淒厲」了。

如果說上片著重以景傳情的話,那麼,過片三句則改為借典喻情。「驛寄」句化用南朝陸凱故事:陸凱與范曄交好,嘗自江南寄贈梅花一枝,並附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這便是「寄梅」的由來。「魚傳」句則典出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裡,所謂「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實際上是喻指友人頻頻來信慰解。天涯知己,互通款曲,這本不失為人生快事之一,但作者因久經壓抑,胸中的憤懣鬱結已深,很難排遣,所以,友人的慰解非但不能驅散包裹著他的濃重的愁雲,反倒更勾起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遷謫淪落之恨。「砌成此恨無重數」,這「恨」,豈不正是指遷謫淪落之恨?「無重數」,既是極言綿綿此恨的漫無邊際、渺無絕期,也是暗示:在這遷謫淪落之恨中,糅入了多種複雜的成分,它包括理想受挫的憂憤、同志星離的悲傷、有鄉難回的感慨等等。而一個「砌」字,則妙在化無形為有形,使其「恨」成為可以觸摸的實體,不僅作用於讀者的感覺,也作用於讀者的視覺。結尾兩句於極度愁悶中忽發奇想,埋怨江水無情,益見沉痛。「郴江」,發源於郴州東面的黃岑山,北流至郴口,與耒水會合後注入湘江。「幸自」,即本自;「為誰」,意猶為什麼;「瀟湘」,是瀟水與湘水的合稱。在作者看來,郴江本當始終環繞著郴山而流,如今它卻北入湘江,一去不返,箇中情由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郴江未必真有心會捨卻郴山而去;之所以徑去不顧,乃是造物主使然。既然如此,無情的與其說是郴江,莫若說是造物主。因而,「為誰流下」云云,豈不也可視為作者對無情的造物主一種究詰?「郴江」在這裡無疑具有象徵的意蘊:在作者對郴江故作不解的詰問中,分明傾注了他自己離鄉遠謫的無盡怨憤。蘇軾對此詞大為讚賞。全詞音調之淒厲,猶如蕭瑟秋風中折翅墜地的孤鶴的哀唳,使人讀後低回不已

秦觀【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這首詞通過重遊洛陽,回憶舊時遊蹤,以抒發感舊傷今的複雜情感。詞大約作於被貶後重經洛陽之時,詞中因此又充滿了詞人痛感世事滄桑的抑鬱情懷。開篇三句自成一段,寫目之所見,以引起回憶。所見之早春風光有:梅花稀疏凋落,殘餘的花瓣已暗淡無光,河裡的冰凌已經溶解,化作流水潺湲,東風吹拂,又悄悄送來了新的一年。從「金谷俊游」到「飛蓋妨花」是第二段,這是全詞的重點,寫當年暢遊洛陽時難以忘懷的生活。洛陽的往事是那樣令人神往,詞人游賞洛陽的名勝古跡,與友人徹夜豪飲,其中不乏供人回味無窮的旖旎小片段。豪飲之時,則意氣飛動,神采煥發。這一段把洛陽舊日的生活寫得形象逼真,氣氛濃烈,精美絕倫,極富詩情畫意。從而就更加襯托出「重來是事堪嗟」的淒涼落寞了。從「蘭苑未空」到結尾為第三段,筆鋒陡轉,極寫當今之悲慨,是全詞主旨之所在。悲慨的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行人漸老」,歲月無情流逝;二是「重來」洛陽,物是人非,滿目淒涼,「是事堪嗟」;三是雖然「歸心」依舊,卻身世「無奈」,只得隨同「流水」,飄零「天涯」。

秦觀【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詞寫與歌妓的戀情,同時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開篇三句寫別時景物:向遠處眺望,那片片微雲彷彿被塗抹到山峰上一樣;極目所至的天邊與蓑草膠著在一起。「抹」與「粘」兩字生動描畫出「微雲」和「衰草」的神態,寫出了季節與黃昏的特點,動中有靜。「畫角聲斷」一句,以淒厲的音響扣擊著詞人的心靈。中間五句,寫歌女匆匆趕來送別。這一過程全是虛寫,詞人只用「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匆匆交待過去。同樣,在「共引離尊」時,免不了要回憶往事,但詞人也只用「空回首,煙靄紛紛」兩句敷衍過去。此刻,他們幾乎不敢相互凝視,只得把視線移向遠處:只見斜陽照射幾點寒鴉,閃光的河水緊繞著孤零零的荒村。下片用「銷魂」二字暗點別情。佳人以「香囊」贈送,暗示呢喃兒女私情。「謾贏得」一句寫自己負人之深。此地一別,相會無期,下文很自然地用「襟袖上空惹啼痕」對此作了回答。這一段裡有若干次感情的起伏,而每一次起伏都滲透了詞人身世飄零的感慨。「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是船行江中之所見,並暗示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完滿表達出詞人別後的淒涼處境與依依難捨之情。

秦觀【江城子】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軾*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己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譯文:
夜裡,在東坡雪堂喝酒,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家時好像已是半夜了,
僮僕已熟睡,而沒人來開門,拄著手杖在江邊,靜聽水聲,
常常遺憾不能自由做自己,何時才能放下,這些汲營忙碌呢?
夜深了,風停了,水面一片平靜,真希望坐著小船離開,從此就在五湖四海中度過餘生吧!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這時蘇軾因為文字獄─-就是「烏台詩案」,被謫貶到黃州,在住處不遠開墾了一片荒地耕種,因為這片田地在城東門的山坡上,所以就叫「東坡」,同時也給自己起了個號,叫「東坡居士」;還在這裏蓋了房子,取名叫「雪堂」。
這首詞記述,在一個深秋的夜晚,東坡在雪堂飲酒,醉後回到住處的情景。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軾*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攲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賞析
  這是一首憑想像寫就的夏日乘涼詞。它描繪了蜀主與花蕊夫人月下納涼的情景。上片記人物、環境之清涼。這位「冷美人」肌骨像冰玉般瑩潔、溫潤,自然清涼不流汗。「水殿」是建在池水上的明殿,晚風吹來,絲絲暗香瀰漫。繡簾撩開一角,月光一點照進來,如置身殿瑤台的清虛之境,無一毫塵俗氣。下片寫蜀主和花蕊夫人到屋外乘涼。牽著白淨的玉手,起來漫步在寂靜的庭院,時而可見稀疏的流星渡過銀河岸。不知過了多久,一個人低聲問了一句:「不知是夜裡什麼時候了?」這時夜已到三更,月光淡了,玉繩星隨著低轉。屈指掐算,秋天何時來到,不知不覺,時光一年年就這麼暗暗地溜走了。全詞為花蕊夫人攝一寫真,摹景傳情,借幽美之月夜境象烘托美人之神韻,抒情蘊理,昇華為人生哲理之感慨,既曠逸又深婉。

蘇軾【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詞向以豪放著稱,但也有婉約之作,這首《水龍吟》即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複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覆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解釋:
1. 把酒:舉起酒杯
2. 瓊樓玉宇:形容天上神仙住的地方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柳永*玉蝴蝶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汀!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簡析】
  此詞寫羈旅行役中對朋友的思念之情,"望處"二字統攝全篇。一起寫雨收雲斷,暮色*蒼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聯想。面對肅殺搖落的秋景,詞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風"、"蘋花"、"月露"、"梧葉",而用"輕"、"老"、"冷"、"黃"四字加以形容,便見得秋光滿紙。"遣情傷"三字轉到懷念故人之思。

劉永八聲甘州

邱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